他此刻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夏朝,而是蒙古人。
清廷退往草原,真以為草原上的人都是保持歡迎態度。所以順治如果不能整合好內部,恐怕等夏軍再攻,就是一個土崩瓦解的局面。
所以,求和能為他爭取一段時間,那麼就一兩年。順治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。
張軒聽了,朗聲大笑說道:“你是再求和嗎?”
順治說道:“正是,兩國議和,朕可以稱陛下為叔皇。”
張軒聽了,忍不住笑起來,說道:“聽起來不錯,但是朕決計不準。爾祖父起兵以來,不知道殺了多少漢民,五次入關,那一次屠殺不在百萬之眾,河南之難,揚州之屠,爾不是虔心佛教嗎?”
“那你算算,你該有多少報應?”
“而今報應來了。”
“戰事從老奴舉起屠刀的一刻就開始了,想要什麼時候結束,卻要我說了算。”
“你有如果有心,就可以就在大同城下一決高下。”
“不用,再這裡喋喋不休。”
順治說道:“陛下真要趕盡殺絕?之前事情,都是陳年往事了,北京滿人老弱何辜?死於陛下刀下,陛下
難道就不怕報應嗎?”
對北京城之中的事情,張軒也真不好洗。
畢竟清軍負隅頑抗,可以說北京城中的滿人,有一個算一個,都參與抵抗,戰死士卒,也都需要一個發洩渠道。
甚至張軒一直表明的態度,也有推波助瀾之態。
張軒也有些無奈,他所受到的教育,決計不會讓他將屠殺當做家常便飯。但是這個局面之下,他卻不能有半點退讓。冷笑一聲說道:“朕乃臨潁人,臨潁百姓而今何在?”
“你們既然做了十一,就不要怪朕做十五,以直報怨,何以報德。”
兩人之間的氣氛一下子堅硬起來了。
順治微微垂下了眼簾,說道:“陛下此言,是沒得談了。”
張軒說道:“那是自然。”
順治嘆了一口氣,說道:“陛下不怕,我一聲令下,左右殺出,將陛下留在此地?”
此言一出,張軒還沒有反應,張軒身邊的兩個護衛,就紛紛前出一步,按刀在手。他們這樣做,順治的護衛自然也做出反應。
此刻不知道多少人看著這裡,既然看到山頭上有動靜,下面紛紛振作起來,刀兵碰撞的聲音,發出來。
倒不是雙方交手了,只是他們緊急戒備的時候。
不小心,很多零碎撞擊在一起了。
此刻似乎只要一個人手一抖,一根弓箭,或者一個銃子打出去,就能引起一片大戰。
張軒已經面不改色,說道:“你可以試試。”
順治自然不敢試,一旦動起手,最大的可能,是兩人都走不下白登山。
順治知道今日一見,並沒有什麼實質收穫,既然話不投機,就無須多說了,他說道:“夏皇,朕記住你的樣子,今後就在草原上為你設了大帳,就等你來。”
張軒說道:“你這樣做好生小氣,不如朕大氣,朕回去之後,就下令為你建造違命侯府,專等陛下南來。”
“朕的違命侯府,絕對要比你的什麼大帳要好多了。”
順治深深看了一眼張軒,說道:“夏皇,你是當世英雄,朕避你一頭,有你一日,朕不入中原,只是朕有時間,朕等得起。”
隨即順治轉身就走,兩個護衛倒退著護衛著順治,走進了清軍之中。
張軒看了順治後退的身影,一瞬間覺得這小子,雖然只有後世中學生的年紀,但是不容小窺。
將來磨礪出來了,恐怕未必比多爾袞好對付。
讓張安對付這樣的敵人,可以嗎?
張軒一瞬間有種將順治殺死在這裡的衝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