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北京之戰六
北京之戰不過稍微暫停了一下,在三日之後,再次打響了。
不過,這一次賀虎頭的套路不管用了。
因為鰲拜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,那就是夏軍火炮即便是再厲害,也不可能摧毀北京城牆,他將大部分士卒都安置在藏兵洞之中。
甚至不惜代價在北京城牆內側挖掘了大片的藏兵洞,雖然北京城牆很厚,但是這樣的舉動,還是會影響到北京城牆的結構強度。
但是清軍也顧不得其他了。
每當夏軍大炮轟擊的時候,清軍都躲在藏兵洞之中,等夏軍上來,才登城做戰。
夏軍對清軍這個戰術調整,一時間沒有辦法。原因很簡單,大炮的瞄準精度在哪裡放著,想讓士卒踩著炮點上城,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奢望。
雖然有一批敢死之人。
就不是家眷葬身於大火之中的前清軍士卒。
這些人對清軍根本是恨之入骨。
原因很簡單,清廷對北京百姓從來沒有恩德。
清軍入關,將北京內城的百姓都趕到外城去了,不知道讓多少人家傾家蕩產,又有圈地之事,漢人連人帶地都變成滿人貴胄的奴僕。
這也就罷了。
亂世人不如太平犬。
生在亂世之中,只能能活下去,哪怕是苟延殘喘,給人做狗,也是可以的。太平時節的人根本不知道,在絕望之中人的底線有多低,為了活下去,願意付出什麼東西。
只是而今這樣的情況,這一把大火,將他們所有的希望給斬斷了。
當初為了活下去,付出了多少,而今就有多恨清廷。
中國百姓從來是這樣的,具有兩面性,一面是溫順之極,不管上面怎麼作,等能忍受。另外一方面,當壓迫超過了極限。他們會讓你知道,什麼叫做,與日俱亡的浪潮。
而今這些人就是,幾乎可以用死士來形容了。
大部分都好像行屍走肉一般,但是一提起打清軍,一個個奮勇上前。
也許讓他們冷靜下來,可以開啟新的生活。
但是在讓夏軍戰死,還是讓這些人戰死之間,曹宗瑜與賀虎頭都做了一個同樣的選擇。
在沒有花俏的攻城戰上。一連持續了五日。
這五日之內,在曹宗瑜督促之下,夏軍選擇了四個突破點,晝夜強攻,準備一鼓作氣將北京城給拔下來。
以清軍降軍為前鋒,各部輪番上陣。
別的不說,打到了夏軍火炮炸膛了近十門。
要知道,張軒對火炮的質量最為
看重不過了。凡是不合格的大炮,都不可能配到軍中。即便如此,依然炸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