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 天下形勢如山崩
曹宗瑜聽了張軒的命令,立即領命,就將一直作為攻打的洛陽的主力,也就是先期到達龍門的曹宗瑜所部,南陽襄陽等地的駐軍,交給了張軒。
隨即帶領著,少有上陣的後軍,也就是南京,西京禁軍立即北上。
不知道,有意還是無意。
張軒將曹宗瑜的班底掌握住了。
張軒與曹宗瑜的根本班底,都是張軒的嫡系人馬。
張軒當初與曹宗瑜如左右手,任何人都知道曹宗瑜是張軒麾下第一人。也就是說,張軒的嫡系將領,與曹宗瑜也是很熟悉的。
當時張軒一旦不幸的話,曹宗瑜是能代替張軒掌控張軒本部人馬的。
但是這種情況,在張軒引入了不少外系將領之後,卻有一些變化,但是曹宗瑜作為張軒嫡系之中影響最大的人。
也是有很多人跟隨的。
以曹宗瑜的資歷自然能指揮到南京與西京的軍隊,但是曹宗瑜在襄陽附近一手訓練的大軍,就落到了張軒的手中。
增補大批軍官之後,恐怕曹宗瑜回來之後,在這些軍隊之中的影響力,也不能與張軒相比了。
曹宗瑜不敢想,也不願意去想。
他出兵不久,就與許都在彰德府匯合。
也就是而今的安陽附近。
洪承疇得到曹宗瑜渡過黃河之後,就立即撤退,與許都脫離接觸。只是曹宗瑜一時間,對洪承疇也感到相當棘手。
原因很簡單,就是清軍騎兵很多。
在華北大平原之上,洪承疇麾下的數萬騎兵,對陣曹宗瑜與許都兩部聯合十三四萬人,不敢堂堂正正一戰,但是偷襲糧道,騷擾後方,如是等等。
想要滯留曹宗瑜行進的速度,卻是非常容易的。
曹宗瑜立即派向張軒求援,請求騎兵支援。
但是張軒麾下哪裡有騎兵支援了?
大夏總共才三萬騎兵左右,其中有一部分分配到了遼東,一部分就在曹宗瑜與許都軍中,特別是許棟軍中,許都與清軍糾纏在襄城一線的時候,就有不少騎兵,否則根本糾纏不住清軍。
還有萬餘一直在張軒的身邊,作為張軒的近衛軍。
番號就是臨潁營。
重建之後的臨潁營,是張軒嫡系中的嫡系,武器鎧甲火銃長刀,都是最好的。即便是最小的什長,也是講武堂輪訓過的。
而為首的將領,不是別人,正是高元爵。
高元爵這數年來,一直在講武堂淬鍊。雖然有不少本領,但是還是缺乏經
驗,故而以李本深為副將,輔佐高元爵。
而高元爵的任用,也說明了一件事情,高傑在軍事上的一線遺產,被張軒吃幹抹淨了。
張軒也不是小氣的人。立即向李定國下令,讓李定國麾下的萬餘騎分別一部先去支援曹宗瑜。
隨即又在清軍降軍之中,挑選現成的騎兵,配上繳獲的馬匹,湊成了一支兩萬左右的騎兵。
只是張軒近衛,張軒自然信任,但是這臨時拼湊出來的騎兵,張軒卻不信任。
想來李本深是有本事讓他們臣服的。
如此,在加上曹宗瑜所部的騎兵,曹宗瑜麾下有一支四萬人的騎兵集團,也是夏軍最大騎兵集團了。
如果不是,北伐以來收編了不少降兵,這一支騎兵是萬萬湊不起來的。
不過,張軒的命令雖然下達,但是各部騎兵聚集的時間卻還要一段時間。
而此刻,李定國已經大軍進入山西之中,與王輔之合兵。
只是合兵之後,王輔之就要南下去洛陽拜見張軒,張軒也為王輔之安排好新位置了,陝西總兵官,掛徵西將軍銜。
也不算虧待了。
只是除卻他帶到洛陽的三千舊部之外,其餘的軍隊都要被李定國收編了。而陝西境內,張軒佔據的不過,漢中,鳳翔,隴西,關中這一帶,至於甘肅,延安,青海,這些地方要麼各地武裝佔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