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夾河之戰四
更不要尼堪不僅僅代表自己。
還代表洪承疇軍中的八旗勢力。
洪承疇獨擋一面,手握大軍,北京就真的放心,軍中沒有足夠的八旗子弟,北京能放心才怪。
即便是曾國藩時期,曾國藩的湘軍成軍之際,還是先推出一個滿人將領。
所以洪承疇只能容忍。
好在尼堪也算是一名悍將。衝鋒陷陣,不讓於人。
洪承疇雖然已經下決定與曹宗瑜一戰,但是還沒有放棄建立浮橋,只是附近能夠徵召的船隻,都已經被付之一炬了。
大量的木材都要重新砍伐,甚至將百姓的房子給拆了。
所以這樣大的攻城量一兩日之內,根本完不成。也就是第三日,先行修建了一道浮橋。
只是這樣浮橋,不過數尺寬,只能容兩三並行透過。但是想過完十萬大軍,再加上所攜帶的輜重,恐怕不是一日兩日可以渡完的。
所以洪承疇誰也不許渡河。
就是為了防止引起軍心崩潰。
而這個時候,夏軍也到了。
就在清營南邊十里左右,夏軍在曹宗瑜的指揮之下,安營紮寨。雖然大戰未起,雙方騎兵已經廝殺過不只一次了。
高元爵等人紛紛上陣,與清軍交手。不過清軍騎兵還是勝過一籌,逼得他們回到夏軍軍陣邊上。
不過夏軍步陣嚴陣以待。清軍騎兵也不敢衝夏軍步陣。
衝夏軍步陣的下場,所有清軍騎兵都知道。
曹宗瑜這一次,帶著一種孤注一擲的感覺。
曹宗瑜比洪承疇走得慢,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,凡是清軍放棄的府縣,曹宗瑜都要派人接受。而且派遣人留守。
因為這是大軍的糧道所在。
而張軒也沒有讓曹宗瑜孤軍奮戰,而是源源不斷的將洛陽城下的軍隊,派遣出來,就跟在曹宗瑜的後面,依靠府縣城池建立一道後勤線。
如果府縣之間的道路過遠,還會在中間修建一座堅硬的營盤。
大抵是運糧隊一日所能到的地方。
這明代的驛道有很多重合的地方。很多營盤都是用驛站改建成的。
故而曹宗瑜麾下軍隊雖然與洪承疇相差不大,但是實際上,曹宗瑜動用的軍隊是洪承疇一倍有餘。
只是這些兵馬都安置在後勤線上了。
這就是永樂大帝北伐蒙古時候所用的辦法,也只能這個辦法,才能動用五十萬大軍之多。
洪承疇並非沒有想過,襲擾曹宗瑜的糧道。只是不可能做到。即便僥倖得手一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