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北遷二
順治最後的希望破滅了。
雖然大戰以來,順治已經有了這個預感,但是預感總歸是預感。他心中還是有一絲希冀的。
此刻卻是完全絕望了。
連最後一絲體面似乎也無法保留,整個人癱坐了龍椅之上,一副神遊天外,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摸樣。
皇太后卻被順治有承受能力。說道:“事已如此,還請範先生直說,如何才能讓朝廷在草原維持下去。”
范文程說道: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我朝雖然名將凋零,但三五精兵還是能抽調出來的,太后也是來自草原,知道而今草原之上,蒙古一盤散沙,有三五萬騎,足以橫行草原,讓蒙古諸部不敢相抗。”
“但是想要連線蒙古以抗南朝,卻差了一些。”
“以奴才之見,當為陛下重立皇后。”
“取黃金家族血脈為後,並與蒙古諸部為誓。大清皇后,以及諸王王妃,世世代代為黃金家族,如遼,耶律與蕭姓。”
“但是重整蒙古卻需要時間。朝廷在蒙古立足,也是需要時間的。”
皇太后明白。
一旦北遷,清廷如果不將草原之上清理一遍,如何能夠立足,恐怕大戰沒有,小戰卻要有不少。
不說別的。
如果清廷勢弱,即便是親密如科爾沁,也不是不會背叛清廷的。
所以,清廷必須在草原之上恩威並施,如何恩威並施,自然是用刀劍說話,恩准去活,或者威脅去死。
這都是需要時間的。
范文程說道:“奴才以為當留一員重將,鎮守北京城。抵擋夏軍。如鰲拜之計,如果朝廷先一部整頓好草原,未必不能帶草原諸部,南下北京,與夏軍一戰。”
“如果不能,在北京失陷之後,可以向夏廷稱臣,去帝號,稱可汗。”
“與夏朝談判。”
“鰲拜一些話,還是對的,如此百萬大軍北伐,夏廷是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,昭武帝對軍中向來厚祿,特別是撫卹金。與八旗不讓多少。”
“昭武帝在南方休養生息的日子還是太短了,家底不厚,而且昭武帝也是一個穩當的性子。”
“決計不會冒險,在沒有足夠騎兵的情況下,與朝廷在草原交鋒。只是當夏廷有十幾萬騎兵的時候,恐怕塞上也免不了一戰。”
皇太后聽了,說道:“疾風知勁草,國亂顯忠臣。有範先生在,老身就有依靠了。”
范文程說道:“奴才知道,如果按照奴才的計
劃,這北京城就是死地了,奴才年紀也大了,即便是想為主子效力,也未必受得了塞外的風雪,奴才請命為北京留守,鎮守北京城,只需留一員悍將輔佐奴才,並將滿城包衣奴才留下來。”
“只要奴才有一息尚存,就不容南朝入北京城。”
八旗的包衣奴才,本身就有上戰場的義務。而今緊急召集起來,也有數萬之眾,不過都是烏合之眾而已。
范文程明顯是為主子填坑。讓皇帝帶精銳北遷,他將這些累贅留下來死守。
皇太后也是感動非常,說道:“還好有你們這些老臣在,範先生辛苦了。”
又說了一陣話,皇太后親自起身,將范文程送出了乾清宮。
皇太后送走了范文程之後,見順治好像失了魂一般,還癱坐在龍椅之上不動,心中怒火中燒,上前幾步,掄起巴掌,就在順治臉上來了狠狠一記,說道:“混賬。”
“你準備就這樣等著張軒打進城來嗎?你父皇何等英雄,怎麼生出你這個不肖子來,早知道你如此,當時就該讓多爾袞繼位。”
順治聽了“多爾袞”這三個字,眼睛之中瞳光聚集。多爾袞在順治心中幾乎是陰影一般的存在。只是片刻之後,他的精神頭就落了下來,說道:“我不如多爾袞。”
這一句話,之前順治決計不會說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