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成功在諸將護衛之下,入了盛京城之中,封閉了盛京皇宮,在盛京睿親王府之中駐紮。論功行賞自然不用提了。
將三萬餘降軍都歸為夏軍序列,並傳來南京的賞賜,南京的船隻可以直入牛莊,再由牛莊轉運而來。
各種物資就不用說了,單單銀元就有百萬枚,大賞全軍。
大宴之後,鄭成功才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,舉起酒杯微微一頓,說道:“我已經得到訊息在,陛下準備御駕親征洛陽。”
“算算時間,洛陽大戰,應該已經爆發了。”
“陛下,當我們是偏師。但是本王不甘心僅僅當一個偏師。從洛陽到北京,要比從瀋陽到北京遠,我們為什麼不能趁此機會再立大功。”
“先下北京城。”
一時間所有正在慶功的將領,一個個眼睛都綠了。
無他,就是因張軒的賞賜太豐盛了。
張軒也算是從下面爬上來的,對下面士卒的心思再明白不過了,大部分將領所求的都是榮華富貴。
天下之間,從來都是俗人比較多。
所以道理還是要講,但是銀子不能不給。
而且該節省的時候,要結束,不該節省的時候,萬萬不能節省。
如果攻下北京城,那是多大的軍功啊。如何不讓他們臉紅心跳。唯有陳永華臉上不見喜怒。
原因很簡單,陳永華並不覺得鄭成功立功太多,是一件好事。
鄭成功畢竟是外系將領,身處嫌疑之地。
鄭成功與李定國的能力比曹宗瑜差嗎?
未必,為什麼主攻洛陽的,是曹宗瑜,而不是李定國,或者鄭成功,是一個人都看清楚為什麼。
而北京城又是如此重要。
陳永華怕有功高難賞之日。
但是鄭成功卻不在乎。
他實在是忍受不了,機會就在眼前,卻白白錯過的感覺。
要知道如此滅國之戰,鄭成功這一輩子,大抵是不會遇見第二次了。
鄭成功說道:“馬得功,你帶諸位新投的將軍,進攻科爾沁,騷擾關外。”
馬得功大喜過望,說道:“末將領命。”
之所以用馬得功就是馬得功是騎兵將領,而這些降軍大多都有騎兵,當然了,他們的騎兵未必多強,但是用來裝聲勢卻是足夠了。
用馬得功攻草原之上,未必想讓馬得功建立多大的功勳,不過是想讓蒙古人分心,讓他們意思到,跟著清廷其實沒有出路的。
“劉國軒。”鄭成功說道。
劉國軒大聲說道:“末將在。”
鄭成功說道:“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