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七十三章 夏荷談判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七十三章 夏荷談判 (1 / 2)

第七十三章 夏荷談判

從荷蘭人透過葡萄牙人傳遞過來訊息,張軒就準備如何與荷蘭人談判。

這一件事情,讓張軒有些為難。

首先,與荷蘭人談判的人選,一定是繞不過鄭家的。不說別的,僅僅是為了大夏內部的勢力平衡,就不可能繞過鄭家。畢竟鄭家在海上的利益最多,張軒如果在與荷蘭人談判之中,忽略鄭家,說不定會引起什麼後果。

所以鄭家是一定要參與進去的。

但是張軒也不能讓鄭家主導了談判,這關係到朝廷海洋政策。但是這由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朝廷而今缺少熟悉海洋,並熟悉西洋貿易的人。所以張軒就想到了施琅。

張軒對施琅有沒有這樣的能力,並不確定。但是張軒知道施琅背後的施家,定然是有這樣的人才的。

果然施琅對此也沒有拒絕的意思,反而問道:“只是陛下,朝廷對於荷蘭人談判,有什麼章程?”

張軒說道:“你之前也說了,在朝廷擊敗東虜之前,是無心將精力放在海上的,故而對荷蘭人以安撫為上,不過,安撫是安撫,但決計不能損害朝廷的利益。荷蘭人不就是為了財貨而來嗎?正好,前明海禁之策,簡直是愚不可及。開海也是朝廷大政,凡是有利於貿易的事情,都可以談談的。”

“但是有些事情,卻是不能談的。”

“比如,剛剛從北方傳來的訊息,北京炮廠運輸了好些大炮出京去東北,而且據說是送給船廠,還有西夷打扮的人出入南堂。北方的人分析,荷蘭人應該在遼東為東虜建立了一個船場。”

“這一件事情,決計不能讓他們繼續下去。”

所謂的北方訊息,就是傅山傳過來的訊息。

張軒對這個訊息非常重視。

畢竟傅山提出的從朝鮮另外開闢戰場之事,張軒一直細細思量,在這行動之中,最重要的就是水師的作用,能保證南方與朝鮮之間的運輸線,是朝鮮戰略的前提。

而清軍意圖建立起一支水師,這是張軒萬萬不能允許的。

哪怕張軒並不認為,區區一個船場就能撼動雙方水師的力量對比,但是荷蘭人深入參與進去東虜的海軍建設,這卻是一個讓張軒憂慮的問題。

澎湖海戰說明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荷蘭人的艦隊實力,應該比鄭家稍稍強上一點。

“陛下,這一件事情不好做。”施琅聽了之後,思忖了好一陣子,苦笑道:“荷蘭人視財如命,他們決計不會承認這一件事情

的,即便是承認了,大抵是換了一個名頭,繼續與東虜合作,他們大抵可以說是某一西洋小國的事情,與他們無功。”

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止他們對財富的追求。

張軒說道:“就沒有辦法了?”

施琅說道:“這個問題,在談判桌上是解決不了的。”施琅的言下之意,是在談判桌之外解決了。

只是張軒明白的很。南洋戰略到此為止了,這戰場放在臺灣附近,還能讓荷蘭人全身而退,如果這戰場放在巴達維亞附近,鄭家能不能全身而退就不好說了。

張軒暗道:“這一件事情,既然不能在南洋解決,那就在東虜解決吧。”

“朝鮮戰略,要提前。”

這一點確定了,但是真正要推進朝鮮戰略,卻也有一步步的來,凡是也急不得,最少在在夏何談判落幕之後。

“你下去吧,去一趟戶部與姚尚書好好談談。弄一份章程呈上了。”張軒說道:“這澳門談判就交給你了。”

“是。”施琅立即答應一聲,躬身行禮退了下去。

張軒看施琅走了之後,他嘆息一聲,說道:“看來臺灣已經拿下來了,只是這局面怎麼收拾,大兄可有章程?”

張質說道:“以陛下之意,臣已經回去之後細細思量後,擬了一個方案,東海艦隊統領鄭鴻逵重傷不能理事,臣擬閩國公鄭成功兼之,並將本部由崇明遷往臺灣。擬陳永華為臺灣知府,設大員縣,並令陳永華遍訪全島,設定各土司,並析分府縣。由陳永華統領。因臺灣新設,十年之內,賦稅不用上繳,自取自支。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