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使臣微微一笑,說道:“外臣失言。”
吳三桂的態度,已經說明了問題。曹使臣說的這麼深了,而吳三桂僅僅是輕描淡寫一句而已,就已經說明,這吳三桂不是清廷純臣,也沒有想過當純臣。
曹使臣將話拉到這正題上,說道:“我家陛下,欣賞將軍久矣,如果將軍願意舉成都而降,我家陛下願意,不動將軍曲部分好,封遼王。駐遼東。世襲罔顧。”
“至於金銀美女,這都是小節,只要將軍說出一個數字,我家陛下一概準了。”
“容外臣說一句,不好聽的話。也就是這非常之時,才有這個價碼。將軍一定要把握住。”
吳三桂說道:“來人,送曹使臣下去休息。”
曹使臣也不多說話,就被人請
了下去。
一時間吳三桂沉默了好一陣子。
下面的文武將領都不敢多說一句話,只能用眼神交流。
好一陣子,吳三桂方才像是想通什麼事情一樣,說道:“諸位如何看?”
吳三輔說道:“大哥,別的事情我也不懂,但是我知道,這成都是守不了多長時間的,除非有援軍,而朝廷的意思,這一陣子,我們都沒有援軍了,當以我吳家的兵馬為重。”
吳三輔一開口,下面的人都紛紛開口。
正如剛剛曹使臣所言。
吳三桂麾下的騎兵之中,先找到幾個與東虜一點仇都沒有的人,還真少。
只是有仇又如何?
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東虜繼續強大下去,他們自然不會多說什麼了。老老實實的當東虜的忠臣。
但是而今在尋常人眼中,東虜還是那麼強大,但是在這些高階將領眼中,東虜已經有些不堪重負了。
特別是多爾袞之死。
更是讓很多人覺得胸前去了一塊大石頭。
即便是吳三桂對多爾袞也不敢有一絲小看,多爾袞在的時候,吳三桂很多事情都要小心再小心,多爾袞不在了。
吳三桂自己都鬆了一口氣。
所以對於背叛東虜,他們才沒有那麼多心理負擔。
不過卻見吳三桂搖搖頭說道:“其實,剛剛那個使臣已經說動我了,但是他不該多說一句,他說而今是非常之時?”
“為什麼是非常之時?”
“我猜南朝皇帝要大舉北伐了,四川之戰,不過是一個開胃小菜而已。”
“如此一來,我們就要多思量一番了。”
很多人還沒有明白,但是與劉玄初等人就已經明白一點了。
南朝大舉北伐,清廷一定會抓住所有的籌碼。這個時候,吳三桂就有可乘之機。此刻投奔南朝,不過是遼王。
甚至吳三桂覺得這個王爺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。榮華富貴,或許有,但是權力卻未必會有了。
如果真得走投無路的話,吳三桂未必不會投降的。
只是這“非常之時”這四個字,讓吳三桂嗅到了機會。
“如果南朝不北伐?”劉玄初想了想,還是提醒吳三桂一下。
吳三桂說道:“如此大事,是瞞不過人的。先等一等,與南朝先談著。反正,南朝一時也攻不破成都城。”
“我們還有時間。”
“劉先生,應付這個使臣的事情,就交給你了。”
“是。”劉玄初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