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宗瑜說道:“好。我現在有一個計劃,需要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來辦。”
金聲桓一聽,頓時明白了曹宗瑜的心思,說道:“有什麼事情,王爺儘管吩咐便是了,何須用激將之法。”
曹宗瑜說道:“不是眼前之事,非金將軍不可。所以才恐怕金將軍不答應。”
金聲桓說道:“王爺有命,卑職豈敢不從。”
曹宗瑜說道:“好,我知道有一條小路,從能繞過兩邊山峰,直插龍門關之後。我想要一員大將,帶著兩萬士卒,擋在龍門關與洛陽城之間。”
“堅守數日。為我擊破龍門關之敵爭取時間。”
金聲桓一聽,心中頓時一涼。
金聲桓行軍數十年,什麼樣的戰事,只需看上一眼,就知道能不能打。而今曹宗瑜規劃的這一戰,在他看來是萬萬打不得。
洛陽城與龍門關相距不遠,硬生生的插進去,固然將龍門關清軍堵上死路了,但是同樣將他麾下所部也堵上死路了。
結果只有兩個,要麼你死,要麼我活,是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險棋。
曹宗瑜也知道其中兇險,才又是激將,又是吹捧的,因為如果沒有金聲桓心甘情願,這戰事不是太好打的。
金聲桓見曹宗瑜如此說話,心中一咬牙,知道他其實並沒有選擇。
曹宗瑜是何等人。
乃是張軒的心腹,沒有赫赫之功,就一躍為諸王之上,他所掌控的兵權,都是為陛下代掌的。
即便金聲桓在朝中也是有後臺的,他的後臺就是袁時中。
但是袁時中如何能比得上張軒。
今日不答應下來,有曹宗瑜在,今後他沒有一分前程了。
而且金聲桓也有一種躍躍欲試之感。
金聲桓直覺感受到,這是能在清軍援軍之前,決定勝負的唯一勝負。
只是風險也大。
在塵埃落定之前,不知道勝的是他們還是清軍。
不過,金聲桓願意試一試。
金聲桓說道:“末將願意。”
曹宗瑜說道:“好,如此大任,我想遍軍中,唯有金兄弟能夠承擔,請金兄弟放心,三日,三日之內,我定然大破龍門關。”
曹宗瑜早就想要證明自己了。
大夏封得幾個王爺來說,李定國有大西軍,鄭成功有鄭家,袁時中也有小袁軍,曹宗瑜卻是靠張軒的提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