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雙禮一路
勢如破竹。
倒不是說,他一路上沒有遇見抵抗。只是夏軍的水師優勢太大了。
逆流而上,一路到成都,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。
有馮雙禮在前開路,後面夏軍過來的時候,大部分清軍都投降了,畢竟大部隊士卒都是四川本地人,就如吳三桂擔心的那樣。
這些四川人,才不會為吳三桂效死的。
吳三桂這幾年在四川,並不能說一點政績都沒有的。
但是吳三桂這一點政績,不足以讓川人為之效死,更不要說,楊展之子楊景新也從講武堂之中回來了。
楊展數次來往於成都,他平生最大戰績,就是在這一帶打的,不管是大破張獻忠,還是挫動豪格。
楊景新招攬的舊部,對這一點可以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。
故而根本沒有遇見什麼敵人。
順順利利的來到了成都城下。
吳三輔見狀夏軍的水師到了。二話不說收攏軍隊,準備死守成都城。
成都城作為吳三桂的老巢,吳三桂在成都城上,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,成都城池,本來就不差,又被吳三桂層層加碼,更是添置不知道多少火炮,大部分都是自己打造的,還有相當一部分,是從清廷那邊弄過來的。
可謂是城高池深炮利。
馮雙禮僅僅是一看,就知道攻不得,只好老老實實的安營紮寨,等待李定國的到來。
吳三輔的信使,也以十萬火急之速,將這裡發生的事情,告訴了吳三桂。
吳三桂見了吳三輔的書信,頓時覺得頭暈目眩。說道:“好一個李定國。”
在吳三桂想來,他在李市鎮這邊打,想來李定國也應該來救吧。
他手中有數萬騎兵,對於水師沒有什麼辦法,但是用來對付夏軍的陸師,卻是大有把握的。只要李定國來救,就能給他一個好看。
須知這裡已經是川中核心了,雖然不能說沒有一點山巒,但是平地還是比較多,足夠騎兵發揮出實力了。
只是萬萬沒有想到,李定國既然敢這樣。
吳三桂不明白,李定國怎麼敢?
賀虎頭是誰,吳三桂與之打了好幾年交道了,又怎麼會不知道?李定國雖然得張軒信任,但是南京很多人還是將李定國視為不安定因素之一,而賀虎頭身為李定國的副將,其實帶著一些監軍的意味。
眼前的情況,就好像是李定國要將賀虎頭置於死地。
李定國就不擔心將來張軒找他麻煩嗎?
這無數事情彙集在一起,足夠組成吳三桂的驚愕。不過,吳三桂很快將這些多餘的想法,放在一邊。
在他接到訊息的時候,他已經在李市鎮鏖戰七日了。
這七日之中,數次攻入鎮中,遠遠的看見鎮中不少房屋都被焚燬了,黑煙尤自冒著,似乎述說冤屈的鬼魂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