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三十四章 決策北伐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十四章 決策北伐 (1 / 2)

第三十四章 決策北伐

南京乾清宮之中。

張軒見內閣與樞密院的人都來齊了,二話不說,先定下基調,說道:“北方變故,阿濟格兵敗被殺,順治親政,對多爾袞開棺戮屍,清理兩白旗,清軍軍心動搖,真是北伐良機。”

“故而,朕決定,大軍北伐。”

張軒知道,如果他不說這一句話,別的不說,單單是爭論是否合適北伐,就要好長時間,而今張軒定下調子,他們只能選擇執行了。

“禮部,立即撤回使者。”張軒說道。

文安之說道:“是。”

張軒說道:“姚大人,立即清點國庫,並監管鑄幣廠,我要知道能動用多少糧草。”

“國庫之中,有糧食千萬石,銀幣七百萬兩,而鑄幣廠這三個月的錢息,也有三百萬兩之多,這僅僅是國庫,如果臣接管各省庫,大抵能翻上一輩,但是也是極限了。”姚啟聖說道:“陛下,只要等上三年,臣定然為北伐做好充足的準備。但是糧食卻是不可能了。天下初定,民間也沒有多少糧食,還想北方販賣了二百萬石糧食。”

張軒說道:“什麼時候準備算充足?當年征戰,有一日三餐就算充足了,我意已決,無須再言,你準備兩件事情。”

“第一件事情,發行國債。先來兩千萬兩。我記得當十大錢的範版,已經做好了,隨著準備熔鑄銅錢做當十大錢。”

“第二,準備好糧食,各省的糧草向長江一線彙集。”

他微微一頓,說道:“軍需緊急之時,允許地方官便宜行事,之後報備。”

張軒做好了最壞的打算。

拼命鑄錢,用準備用銅板當十大錢。

這樣的行為,定然會引起幣值大跌。

雖然也是剝削百姓,但是在張軒思來想去,這是最好的辦法了。

為什麼?

原因很簡單。

首先,徵稅是要有代價的,這個代價很可能是帶血的。

崇禎加歲才多少錢了,一年一千三百萬兩,但是下面人層層加碼,將偌大的明朝,弄得分崩離析,這些官僚從民間收上來的,決計不是一千三百萬兩,定然是好幾個一千三百萬兩。

因為這個時代經濟特點,因為交通等原因,幣值貶值,影響到農村,已經是好幾年後的事情了。

損失是一併損失,而不是將重擔壓在底層百姓身上。

至於便宜行事,更是給地方官員一把尚方寶劍。

他不知道各地官員的德行。

雖然昭武三年,將整個官場都清理了一個遍,但是張軒並不覺得能影響這些官員的本性。只是兩項其害取其輕。

只要能一戰驅除東虜,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。

“是。”姚啟聖說道。

“你覺得什麼時候才能準備好?”張軒問道。

“五月。”姚啟聖說道:“最少數個月準備。”

姚啟聖知道張軒的計劃,一決定北伐,就不是一支兩支軍隊了,而是數十萬軍隊,為這麼多軍隊籌措物資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張軒轉過頭,對袁時中說道:“五月行不行?”

姚啟聖點點頭說道:“樞密院定下的計劃,也是五月。”

“農忙時間,南方是早過北方的,也就是說我們能在南方收穫之後,再大舉北上,因糧於敵。”袁時中說道:“這個時間正好不過。”

張軒說道:“好。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