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在外的是多鐸,戰事即便是落於下風,也不至於是這個樣子。
更重要的是,清廷財力物力兵力一步步的消耗下去。尋常人還能覺得局面不錯,但是以多爾袞這個高度看去,有相當多不妙之處。
這也是為什麼心高氣傲的多爾袞,為什麼向兩黃旗低頭,放棄政治上的野望。
就是維持八旗團結的局面。
以阿濟格的能力,打仗還行,如果讓他處理千絲萬縷的政務,與兩黃旗的對抗與妥協。根本不是阿濟格能做到的。
他回京只有一個結果。
就是兩白旗與兩黃旗脆弱的平衡破碎,來上一場廝殺,決定勝負。
這恰恰是多爾袞萬萬不想看到的。
多爾袞連忙說道:“遼東還需要兄長幫忙,否則三兩個月之間,根本取不了鄭成功項上人頭。”
多爾袞好說歹說,才將阿濟格給安撫下來,隨即將注意力放在戰事上。
阿濟格說道:“而今夏軍清理鴨綠江西岸。下一步應該攻鳳凰城,連山關一路而來。”
“是不是要讓人放行?”
“不。”多爾袞說道:“你不是從朝鮮帶來不少朝鮮軍隊嗎?”
“讓他們駐紮在鳳凰城一線,多備火炮,並多用騎兵封鎖訊息,讓他們死守。”
“守死。”
阿濟格說道:“這樣一來,也會被發現的。”
“不。”多爾袞說道:“不會懷疑。因為南朝只有這一路人馬?”
“應該還有一路。”
阿濟格皺眉說道:“那一路?”
多爾袞說道:“海上。鄭成功本就是海盜出身,他是忘記不了自己的看家本事的。”
“所以,他定然要一路走海上。”
“先奪遼南,然後北上。或者乾脆不北上,直接以遼南為根基,跨海攻天津,山東,擾亂我朝佈置。”
阿濟格說道:“這一路該怎麼應對?”
多爾袞說道:“這就要兄長出馬了。”
“你帶兵南下,抵禦鄭成功。”
阿濟格說道:“需要我放一馬嗎?”
“不需要。”多爾袞說道:“你只需持重用兵,不要與鄭成功決戰就行了。”
多爾袞心中明白,阿濟格在朝鮮不是鄭成功的對手,在遼南這個幾乎相同的地理環境之下,阿濟格未必是鄭成功的對手。
更何況多爾袞叮囑了要持重用兵。
留給阿濟格的選擇,本來就不多了。所以阿濟格即便掙扎一下,最後的選擇也是退兵。
結果並沒有什麼兩樣的。
“好。”阿濟格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