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遼東在眼
清軍大部分都已經撤到鴨綠江以西了,劉國軒所攻擊的不過是一個尾巴而已,死了幾千朝鮮人,對清廷來說,並不算什麼。
劉國軒還是來此一步。望而興嘆。
劉國軒在鴨綠江上橫舟三日,就看見了夏軍大隊人馬來了。遺留在鴨綠江以東的朝鮮軍隊,根本沒有抵抗,就向鄭成功投降了。從三月出兵,到而今,這一場戰事打了十幾日,最大一次交鋒,就是鴨綠江上劉國軒打得這一仗。
幾乎朝鮮北部,不戰而落到了鄭成功手中。
此刻,鄭成功看著鴨綠江,反而不敢輕舉妄動了。
不明白,清軍到底是什麼心思,鄭成功反而有些擔心,因為這一切都太順利了,順利的就好像是做夢一般。
鄭成功望著滾滾的鴨綠江水,終於決定,暫時停止行動。
夏軍沿著鴨綠江東岸駐紮。
鄭成功用盡了所有辦法,不管是各種派往遼東的探馬,而是傅山從北京傳過來的訊息,似乎都一切正常,但是一切正常,就是不正常。
鄭成功找不到原因。
不過,此刻也有人坐不住了。
那就是韓王。
對韓王來說,他並不喜歡韓王這個稱號,他更希望他是作為朝鮮大君,也是朝鮮王,而不是大夏韓王,這兩個身份是決計不同的。此刻朝鮮國土已經完全收復了,對韓王來說,他更加熱心於夏軍與清軍之間的征戰。
因為他權衡的很清楚了。
不管他願意不願意,而今的朝鮮想要回到之前,卻是不大容易了。
今後朝鮮對待夏朝,就要如同對待明朝一般無二。
當然僅僅是這樣,他自然能做到,也願意這樣做,畢竟朝鮮人早就悟出了小國生存之道,那就是事大,找一個大腿緊緊的抱住。但是抱大腿沒有問題,但是前提是這個大腿沒有將李氏二百多年的基業給吞併了的意思。
而在這一點上,韓王覺得有些危險。
別的不說,這個韓王的封號就有些不對。按常理來說,只需換印就行了,朝鮮王依舊是朝鮮王。即便是南京那邊覺得朝鮮這個名字是明太祖所取,要革舊從新,或者說標新立異,大抵也會賜國名,然後賜王號。
但是朝鮮國名沒有改,但是他這個朝鮮王莫名其妙變成了韓王。
不得不讓他多想一點,是不是夏軍那邊還有其他的心思?
只是因為國力的差距,韓王即便是猜到了一些,也要裝著什麼也不知道,每日與周昌在一起,簡直是推心置腹之極,將朝鮮種種內情絲毫不瞞周
昌,一副對大夏忠心耿耿的樣子。
當然了,這樣並不妨礙他做一些小動作。
他思來想去,想要保全朝鮮,不能硬抗,唯有讓南京方面看到朝鮮的重要性。
而如何讓南京看到朝鮮的重要性,那就是打仗。
讓朝鮮這一場戰事越打越打,將戰火燒到了遼東。如此一來,因為物資轉運方便,大量物資都要從朝鮮就地取材了。而朝鮮李家二百年的威望並非白給的,有他在,大夏得到了朝鮮支援的力度,與李氏離開朝鮮,所得到力度是完全不能相比的。
只要遼東戰事一日不停息,南京即便是對朝鮮有什麼想法,也只能停留在想法上。
將時間拖下去,當清軍與夏軍大戰開始的時候,南京方面也沒有心思放在朝鮮身上了。
至於更遙遠的將來,會怎麼樣?他就不知道了。而且他這樣做,即便是將來有那麼一天,他也不會頑抗的,說不定獻國之功,能讓李氏成為夏朝之中的名門。
他現在能做的,就這些而已。
故而他親自來勸說鄭成功。
義州城之中,韓王慷慨的說道:“越王,東虜依然喪膽,正是乘勝追擊的大好機會。萬萬不可錯過。”
鄭成功淡淡的說道:“請韓王放心,該怎麼打,我心中有數,就不勞韓王操心了。”
韓王翻來覆去的說,總是說不通,頓時大怒,說道:“既然越王如此怠慢戰機,我自然會向朝廷說明的。”
鄭成功慢條斯理的挑了一下眉頭,說道:“請。”
韓王摔門而去。自去上書朝廷彈劾鄭成功不提。
韓王走後,周昌有些擔心的說道:“王爺,這樣不大好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