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四章 瀘州衛之戰二
吳三桂的判斷很準確。
武大定帶著大隊人馬出了瀘州衛城之後, 沒有多遠就遇見了夏軍先鋒。武大定人多勢重,夏軍先鋒小隊人馬,不敢輕舉妄動。立即撤了回去。而武大定趕緊安營紮寨。
當夏軍大隊人馬來到的時候,就面對大片的營地。
不得不說,這一片地勢有些破碎。缺乏大片用來作戰的平地。只有幾條河道衝擊出來狹長的平原而已。
這一戰,除卻一條從普寧所到瀘州衛的大路之外,其餘地方都擺不開陣勢,大軍必須分成一營一營作戰,沒有太多平地,供列陣而戰。當然這些丘陵高地雖然有幾米,或者幾長的高度差,但還是是比較緩的,沒有什麼艱險之處,騎兵縱馬可以衝上去。
但是如果在丘陵高地上紮營以守,居高臨下。封鎖道路,然後數營相互支援,加以火器防禦。一時間倒也能穩得住陣腳。
武大定與夏軍稍稍接觸之後,就知道不敵,拼了命的修建營地,一時間營連營,陣連陣,再加上當地複雜的地勢,似乎成為一座連綿數里的連環陣勢。李定國從高處眺望,只覺得炊煙一直蔓延到遠處的青山落霞之下。
李定國心中暗道:“卻不想吳三桂審慎如此,難不倒今日要在此退兵不成?”
李定國輜重不足,不可久戰。如果吳三桂一直如此堅壁不戰,拖延時間,時間一長,李定國擔心自己後勤會出了問題。只是而今如果硬攻營寨,就這樣一營一營的拔下去,卻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。
而且李定國觀對面旗幟,乃至武大定,知道眼前的都是川軍。吳三桂的遼東鐵騎,還沒有出現。
李定國疑心吳三桂要耍什麼花招,但是更怕吳三桂不耍花招。
李定國對身邊的秦猛說道:“秦將軍決定清軍的陣勢如何?”
秦猛恭聲說道:“清軍已然喪膽,不過冢中枯骨而已。”
由於李定國在雲貴總督府中威望越來越強,能與李定國對抗的劉文秀,艾能奇等將領,被調出了雲貴,在後面任二線將領。張軒為以防萬一,就將秦猛調入李定國麾下。
雖然秦猛在來之前得了張軒囑咐,在李定國身邊,不敢有一絲怠慢,畢恭畢敬之極。但是李定國卻也不敢將他視為尋常將領,在用秦猛之前,總是要與秦猛商議一二的。
今日秦猛就很明白,攻克武大定連營的任務,就在他身上了。
雖讓秦猛麾下人數雖然不多,但是從南京調過來的,乃是張軒的老班底,不管是訓練,還是武器都是一等一的精銳,非尋常軍隊可比。而李定國麾下軍隊成分複雜。
有大夏嫡系軍隊,就是以秦猛為代表,其中一部分就是跟隨李定國大破孫可望的軍隊。也有大西軍殘部,這些人被李定國整頓過後,是唯其馬首是瞻,還有一些徵召的土司兵。
這些土司兵可以稱之為窮山惡水出刁民,一個個又窮又狠,窮得只穿草鞋,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有,都是到了軍中,李定國置辦的。因為窮所以狠,打起仗來,楊景新算是狠了。但是這些土司兵比楊景新更不要命。只要有銀子就行。
唯一可惜的是,很多連漢話都說不清楚。培養他們用火器也是得不償失。所以李定國用他們衝陣肉搏。真打起來,八旗步陣未必不敢衝一衝。
“王爺,楊景新求見。”吳三省在李定國身邊說道。
吳三省此時擔任李定國的親衛將領。李定國聽了,說道:“怎麼沒有養好傷嗎?算了,讓他過來吧。”
楊景新身上繃帶未去,見了李定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,說道:“請王爺讓我出陣。”
李定國說道:“你傷勢未好,暫且休息吧,將來有仗讓你打。”
“王爺。”楊景新說道:“末將之父,死於此輩之手,數年以來,末將夜不能寐,日日夜夜思報仇之事,天見可憐,以至於今日,末將請王爺成全,讓末將能在戰場上手刃仇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