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輔臣看著遍地鮮血殘肢的戰場,以及遠處清軍水師的船影,淡淡的說了一句話,道:“撤吧。”
周輔臣對而今這個局面其實早就有所預料了。
戰場之上,不管是多少奇思妙想,最後發揮作用的,還是實力的碰撞。清軍招收各地朝鮮降軍,人數到底有多少,周輔臣並不清楚,甚至東虜的漢軍,與八旗軍有多少,也不清楚。
他唯一清楚的是他有多少人。
不過萬餘夏軍,再加上萬餘朝鮮軍,然後再有臨時徵召的朝鮮難民,這些難民拿來當民夫用,都有一些不合格,更不要說其他了。這半個月的堅持,他早就看出來,清軍用朝鮮人的人命將他拖在這裡,清軍主力應該是另尋地方上岸了。
但是他有什麼辦法啊?
總不能放這些人上岸吧。
清軍這種以多打少,實力欺負人的辦法,他毫無破解之法。唯一的辦法,就是收縮防禦圈,他早就在江華島靠海的地方,修建了一座堅固的營地,所有糧食,輜重,火藥,乃至百姓,都藏在這裡面。
這是周輔臣做長久之計的地方。
但是周輔臣也不知道,他的長久之計,到底能有多長久。只是他畢竟是跟隨張軒最早的將領,忠心上絕無一絲瑕疵。他知
道他即便戰死而今,他周家在大夏也是功勳世家。只要子孫,稍稍有一點爭氣,世代富貴不在話下。
這樣的情況之下,他即便是知道守到最後,不過一個死字,他也不會有一絲的動搖。
所以他所思所想,不過盡力而已。
在周輔臣早有準備的情況之下,一萬夏軍與一萬朝鮮軍,幾乎沒有什麼損失,在清軍在江華島上形成優勢之前,就退守大營之中。
只是周輔臣存了必死之心。但是韓王卻沒有這個想法。
見周輔臣帶人退了回來,心中大驚,他家小都在此,此事可是逃無可逃,甚至他得用的將領文臣,也都死死的,外派的外派,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,一時間心中如群鼠噬心。 不能有片刻自安。
此刻他有些承受不住壓力,明知道不該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。但是他忍不住了,來見周輔臣,說道:“大將軍,戰況如何?”
周輔臣微微一笑,說道:“請王爺放心。朝廷不日就派大軍來朝鮮。王爺安坐就行。”
周輔臣好說歹說,才讓韓王安心。
但是周輔臣自己知道,自從清軍攻島之後,就封鎖了訊息。周輔臣雖然信心滿滿,但是他其實並沒有得到一點夏朝朝廷的肯定答覆。
不過,他依舊相信張軒一定會救援的。
不僅僅是因為在朝鮮的夏軍都是張軒嫡系人馬,也是張軒一直在軍中宣揚的就是不放棄任何人。如果張軒要放棄這一部分夏軍,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,而是一個政治問題。
因為張軒統治基礎,就是他麾下的嫡系軍隊。
如果放棄嫡系軍隊,任他們被清軍殲滅的話,會影響到統治基礎。
故而張軒一開始就沒有放棄朝鮮戰場的選項。
而周輔臣跟著張軒這麼多年了,太明白張軒決斷了,即便他沒有得到訊息,也堅信這一點,只是他不知道的事情,就是他是否能堅持到大軍到來。不過,他能不能堅持到大軍到來。
他都要做一件事情,對周昌說道:“有一件事情,交給你做。”
周昌說道:“大將軍請講。”
周輔臣說道:“如果、”他微微一嘆,說道:“如果,真到了事不可為的地步,你去結果了韓王,就是為了大夏。我知道你有老母在南京,你也之我朝對殉難臣子的安撫,定然能養令母終老,甚至也能養子繼嗣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周昌深吸一口,說道:“從今天開始,我寸步不離韓王,事有萬一,當不負國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