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五章 朝鮮之敗二
楊繩祖已經有強烈的不適應感覺。
一個人一生之中最好的學習時機,就在十幾歲,二十幾歲的時候。楊繩祖而今已經四十多歲了,對張軒提倡的這種新戰法,已經不能適應。他知道他不精通這一些新式戰法,他這一輩子最高成就,也就是現在了。
甚至隨著小一輩將領升了上來,而被淘汰。
而且楊繩祖跟著羅汝才見慣生死,被明軍四處追殺的時候,很可能昨日靠在一起取暖的兄弟,第二天起來只能見到僵硬的屍體,這樣環境之中,活下來的人,一般都是極端功利,不想長遠,對他們來說,本來就沒有什麼長遠好想的。
“將軍。”梁化鳳說道。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,但是又覺得總要說些什麼。梁化鳳本身也是功名中人,決計沒有捨生取義之意,但是此刻也被楊繩祖所感動。
卻聽楊繩祖輕輕一笑,說道:“不用說了,再者,我只是斷後,未必是送死。”
楊繩祖立即留下一營夏軍士卒,在一處丘陵之上,虛布旗幟,綿延數里,看上去是夏軍見逃不掉,就不逃了,再次駐守一樣。督促梁化鳳快走,一併統領朝鮮軍隊。
不多時,清軍前鋒已經到了。
清軍的前鋒並不多,不過一個千人隊而已,清軍將領遠遠的看見了楊繩祖的陣勢,不敢靠前,落馬休息,並分遣探馬想要越過,此處探查夏軍後面如何。
楊繩祖看得分明,他知道,從全州向東南防線,地勢是逐漸升高的,但是大體還算平緩,他選擇著這個丘陵,雖然易守難攻,但也難說是天險一流,讓人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。
先要牽制住清軍人馬,只有主動進攻。
楊繩祖一招手,將數百騎召集在身後,他翻身上馬,厲喝一聲,帶頭從丘陵之上一衝而下。
楊繩祖本來就想在朝鮮組建騎兵,這五百騎就是楊繩祖的成果,這其中有楊繩祖帶過來的曹營老卒,也有躲在朝鮮的遼地漢人,還有就是善於騎射的朝鮮人,每一個人都是楊繩祖親自過目之後,才收為麾下的。
都堪稱驍勇之士。
楊繩祖本身更是在無數廝殺之中,殺出來的豪傑,此刻衝出來,雖然僅僅有五百騎,但是卻卷出千軍萬馬的氣勢。
清軍將領見了,不驚反喜。
大多數清軍都知道夏軍的步陣厲害,簡直是天下無雙,不管多少人都衝之不動。但是對夏軍的騎兵,相當一部分
人並沒有什麼感覺,特別是來自遼東的人馬,更是不知道安慶之戰中,夏軍騎兵的表現。
見了夏軍居然不在優勢地形上老老實實的守著,居然衝下來,一時間大喜過望,立即帶這自己的人馬迎了上去。
兩邊重重的撞在一起,一時間人迎馬翻。
楊繩祖顯示出當年羅汝才麾下驍將的風采,眼前無有一合之敵,長槍所過之處,紛紛被挑下馬匹。
不過片刻,就將清軍打個對穿,回首一看,楊繩祖所部落馬人數不少,但卻清軍落馬的人馬也不少,幾乎近半了。當前清軍入關,八旗士卒上到六十歲,下到十六歲,統統徵召,所以遼東留守人馬,談不上羸弱,但也算不得精銳。
楊繩祖意氣風發,馬不停蹄,又在清軍之中殺了兩個對沖,清軍主將被楊繩祖一槍刺死在馬下。清軍士卒頓時如鳥獸散。
楊繩祖帶活下來的三百餘騎收拾一下,將不少戰利品帶了上來,其中就有不少馬後腿,將這些馬肉分給所有將士,所有將士都生火烤馬肉,大塊吃肉,似乎不知道一場惡戰即將到來。
清軍潰逃計程車卒,被阿濟格收攏了。
逃竄的軍官就地處決,而下面計程車卒,有一個算一個,全部抽二十鞭子。等一會當敢死隊先衝。
清軍軍法就是如此嚴苛。
阿濟格處理這些事務,才將注意力放在夏軍軍陣之上,他微微眯眼,看上面炊煙不少,但是他直覺的感受到他們是虛張聲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