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 準備與等待
作為大夏在朝鮮的據點,周輔臣這一段時間都在加強江華島的防禦。
甚至周輔臣也揣摩出張軒一些心思。
即便是在大戰結束之後,這江華島還是不是朝鮮的也是一個問題了。
江華島之於漢城,就好像是天津之於北京一般。
只要夏軍駐紮在江華島之上,朝鮮敢不聽南京的命令?雖然這一分意思,張軒是沒有明旨的,但是周輔臣怎麼說,也是張軒的舊部,跟著張軒一步步的走到了而今的位置上。
對張軒的行文造句很是熟悉,對言外之意,也是瞭然在心。
故而不管朝鮮戰事危機到什麼地步,周輔臣都留了萬餘士卒在江華島之上。並在收攏朝鮮流民,在江華島之上,開荒種地,一副長久相持的意思。
韓王似乎覺得只有江華島上才是安全的,或者說,只有在夏軍附近才是安全的。對本朝軍隊從來不信任,即便是他麾下的萬餘從漢城殺出來的精銳,也是如此。
但是對夏軍卻推崇備至。
甚至將朝鮮僅存的兩道軍事指揮權就交給了楊繩祖。令朝鮮舉國之兵聽夏軍將領節制。
當然了,韓王也不是沒有防備的,他雖然暗地裡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事情,但是表面之上,一絲也不漏出來。凡是都是與周昌溝通了,再與周輔臣交流。
不知道是不是周昌與韓王共處孤城之中情分,韓王待周昌與別人不同。一副沒有將周昌當外人的樣子。
正因為周昌與韓王密切的關係,周昌才得已掌控江華島上的民政庶務。掌控數萬朝鮮人丁。在中原的話,也算是縣令了。周昌也算是有本事,將民政處理的井井有條,春耕之事,也沒有一絲耽擱。
雖然江華島並不大,耕地也不多,但是能有一分收成,就緩解一分島上的糧食消耗,也是一件好事。
這不,清軍這邊一動,韓王立即在周昌的陪同之下,來見周輔臣。
“大將軍。”韓王語氣之中帶著幾分哭腔,說道:“小國,僅僅有此存土,還請大將軍出兵救援了。”
周輔臣說道:“請韓王放心,陛下命我主持朝鮮戰事,決計不會讓朝鮮全土淪陷。”
周輔臣對韓王好生安撫,才讓韓王走了。
隨即周輔臣讓阮進過來。
阮進得到訊息之後,就已經在外面等候了。故而周輔臣一聲招呼,他就過來了。
周輔臣揹著手對著窗戶,他的視線盡頭,就是無邊無際
的大海,而今春末夏初,正是江華島上一年最美好的時刻,海風習習,灌滿周輔臣胸懷,將身後衣袍吹得鼓鼓的。
“阮將軍,清軍要大舉南下的訊息,你已經知道了吧。”周輔臣說道。
阮進說道:“末將已經知道了。”
周輔臣說道:“你怎麼看?”
阮進沉吟片刻說道:“以末將之見,這一次東虜是動真格的了,不僅僅是阿濟格親自率兵南下,而且行軍速度並不快,沿途都安排好了人手,特別是海岸線上,烽火相連。只要我軍一登陸,訊息立即就能傳到東虜主力之中,會有東虜騎兵過來驅除。”
“起不到騷擾糧道的作用。”
“這一戰的勝負就要看楊將軍在陸上打得如何了。”
周輔臣說道:“不錯,我正欲你將島上的朝鮮軍都運到南邊去,也算是助楊將軍一臂之力。”
阮進對這一件事情並不意外,畢竟他們來到了朝鮮之後,執行最多的就是這樣的任務。
阮進說道:“末將明白。”
“不。”周輔臣說道:“你不明白。”他轉過頭來,說道:“你覺得你此去南邊,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”
阮進想了想,說道:“大軍駐紮江華島,後勤輜重都要從京師運來,大費人力物力,但如果取之朝鮮,就節省不少,故而這兩道決計不能丟,否則大軍未必能在朝鮮站穩腳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