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漢江之役二
在這一輪交鋒之中,清軍卻是吃了不小的虧。
一來,這種衝擊堂堂正正之陣,向來吃虧。二來,夏軍本來是精銳,這一次火器相當齊全。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新式火器。
在與荷蘭人交鋒的時候,鳥銃比不上荷蘭人的火銃。這樣的情況也引起了張軒的注意,張軒就令製造局防止一款西洋火銃,新定型的火銃比鳥銃重了,射程也遠,破甲力也強大多了。
這樣的情況,清軍並不知道,故而他們估計的放箭方位,卻有一點近了。
這一點小小的失誤,就要用人命來填。
阿濟格也是試探的想法,故而,只是衝了一陣,就草草收兵。
阿濟格一點人馬,臉色有些難看,傷亡之重,在他預料之外。他手中捏著一顆變了形的鉛彈,說道:“這是南朝的新銃子?”
“是。”下面的人說道。
阿濟格不顧這變了形鉛彈上面的血跡,掂量一下,說道:“似乎比之前的銃子重了不少。”
“是重了兩錢。”博洛說道。
阿濟格順手將這個銃子扔了,冷哼一聲,說道:“也好,南朝的看家本領沒有丟。果然是硬骨頭。”
博洛說道:“王爺的意思是?”
“拖著。”阿濟格說道:“我看他們能在這裡拖多久,派人走一趟江華島。將來一把火給燒了。我看他能不能坐得住。”
“喳。”博洛答應下來。
隨即清軍緩緩收兵。
但是不遠不近不即不離的在夏軍軍陣外數里的地方,下馬休息,遙遙相對。
戰場之上一時安靜了下來。
周輔臣與楊繩祖在陣前視察,看似傷員,剛剛一陣交鋒,清軍丟下來千餘具屍體,而夏軍中也傷亡了小百號人,清軍所用的都是重箭,射起來又快有狠又準,凡是中箭,大抵都在面門左右。
長箭釘進顱骨之中,顯然是不能活了。
當然了也一些輕傷了。
周輔臣與楊繩祖將這些傷員一一看過之後。這也是張軒軍中的傳統了,張軒在軍中的時候,就長長視察傷員,故而上行下效。也就成為了軍中的潛規則了。
不過,傷員不多,周輔臣與楊繩祖看完之後,見清軍還沒有動靜,周輔臣說道:“楊將軍神算,看來清軍正如楊將軍所料。”
“將軍繆讚了。”楊繩祖說道:“這正說明清軍黔驢技窮。”
“是啊,但是最後一厥子,可不好受啊。”周輔臣說道。
楊繩祖本來就是騎兵將領,在騎兵上的造詣要比在步兵之上強了不知道有多少,而今讓他抗衡騎兵,可以說是對症下藥,對清廷能用的手段也是瞭如指掌。
騎兵乃離合之兵,用來衝陣本來就是下乘用法。
真正上乘的用法,是利用高機動力,千里匯合,萬里迂迴,分進合擊,大膽迂迴,斷糧草,封鎖戰場,這才是騎兵的用法。
當年遼軍騎兵對付宋軍,就是列陣不戰的手段。就這樣騎兵在步兵攻擊範圍之外休息,而步兵卻要保持完整的陣型,因為步兵對抗騎兵,就要靠完整的陣型,一旦陣型散開,就是被騎兵追殺的份。
而保持隊形,卻也是需要體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