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出兵準備
張質出來的時候,筵席還沒有散。張質可不管別的什麼,直接將六部大大小小的官吏給叫了回去。一時間這筵席散了大半,而訊息也都傳開了。清攻朝鮮,朝廷決議援朝。
一時間沸沸揚揚說什麼的都有。
張質首先要解決的事情,就是出使漢城的人選,他想了想,直接向下面傳話。讓下面有意於此的主動請纓。
概因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。但是敢孤身去危城之中,這樣人首先要有膽氣,如果連主動請纓的勇氣都沒有,這樣的人即便過來,又有什麼用處,難不成一旦被清軍俘獲之後,跪地求饒。喪大夏國威。
只是他沒有想到,這個訊息很快就有了回應。
一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聽了這個訊息,當夜就來求見張質。
張質看著這年輕人,問身邊的人說道:“他是?”
“學生周昌,荊門人。”這個年輕人拱手說道。
張質看著身邊人,這個人立即低聲在張質的耳邊說道:“此人乃是荊門縣衙的小吏,因陛下到西京衙門缺人,故而從荊門抽調到了吏部。父親死於闖王下湖廣的戰事之中。家中唯有老母在。年有二十。”
張質說道:“你家中有老母,為何還要去漢城?不知道此去很可能回不來了嗎?”
周昌說道:“忠孝不能兩全。卑職小吏出身,如果沒有今日的機會,恐怕一輩子只能帶一個七品銜。連在大人面前稱一句下官的資格都沒有。卑職不甘心如此。”
張質說道:“好,就你了。你現在是禮部主事,六品。不過這官是假的。只要你能平安的回來,這六品官,我給你坐實。你如果回不來,自然有五品蔭封,你家中老母,我也一併照顧,養老送終。”
周昌說道:“卑職謝大人。軍情緊急。臣這就去朝鮮。”
張質點頭,讓下面安排船隻,周昌還有時間回一趟家。
張質對身邊的人,說道:“此人也算是一個人才,為何我卻不知道?”
周昌雖然是小吏,但是在張質面前侃侃而談,毫不怯場。在張質看來,也算不凡。
“大人,這周昌僅僅是一小吏而已。”身後的官員低聲說道。
張質眼睛之中微微發冷,心中暗道:“陛下的想法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小吏之中也是有人才的。”
張軒與張質也談過,打通小吏升官的渠道。也是黃宗羲
策論之中,所談道的雜途進取策略之一。但是張質卻有一些猶豫,一來不知道如何設計胥吏升官的渠道,並保證實行下去。在明朝其實小吏有成為官員的途徑,就好像是國子監監生能夠做官一樣,只是到後來都形同虛設了。只剩下科舉一途。這都要考慮的。
二來,就是張質作為進士出身,他對胥吏的印象並不是太好的。
今日見了周昌,他心中暗歎,莫非是自己先存了偏見。
出兵諸多事務最忙的並不是張質,而是張軒。
首先張軒召見了冼子靖。詢問冼子靖鑄幣廠的產量。
這半年來,冼子靖已經建造出一整套水力鑄幣器械。藉助水流之力,效率大大增加,水錘的力量加強之後。所鑄造出來的銀幣在美觀之上,更勝一層樓。似乎比銅錢上面的圖案還精緻一些。
張軒拿著手中的新幣,輕輕的摩挲,問道:“而今產量如何?”
冼子靖說道:“已經將戶部所有的存銀都打造成銀幣,今日秋稅方入庫。就等地方上的銀子到了。”
秋稅在秋後就開始徵收,但是很少有在一個月之內,就能徵收好的,一般要拖幾個月。在第二年,開春之前為截止。故而這一段時間,正是地方上就賦稅上繳的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