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朝鮮戰事三
八旗騎兵就好像是風雪一般,在這個冬天如期而至。
阿濟格不動則矣動如雷霆,萬騎從北方席捲而過,所過之處,朝鮮守軍都瞠目結舌,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今辦是好。
倒是有一些忠義之臣,出城阻攔清軍,但是下場只有一個,擋不得清軍一擊。就被擊破。阿濟格繞城不過,每日行軍在二百里之上,不數日,就長驅直入,兵臨城下。
朝鮮上下驚恐萬端。
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。
朝鮮王帶人登城,遠眺清軍軍營,卻在這一日,天上紛紛揚揚,又下起了雪來。
這漫天的大雪,不知道為誰而悲哀,從城頭看去,本來帶著濃厚水墨風格的畫面,一點點的被白雪覆蓋,看上去就好像丹青之中,大片大片的留白一樣,唯有北門之外,有一個大大營盤,人仰馬嘶,來往不絕,縱然在城樓之上也能看見。
漢城有八門,四正門,四偏門。在建築風格之上,很多地方有唐宋之風,比如各處角樓,就有明顯的唐代的風格,也算是大唐在這個世界的殘留,不過,大唐畢竟很遠,很多建築風格上,大部分與大明內部的府縣城牆也相差不遠了。
城牆並不高,大抵有三丈左右。
站在城頭上計程車卒,是朝鮮王所訓練的御前司精兵,大抵有四萬左右,其中有一萬騎兵。
這些士卒很多都是優中選優而選出來的。是朝鮮國中精銳的精銳,守城士卒大多手持火銃,頭戴斗笠。身上穿著鼓鼓囊囊的。卻是棉衣。
說起來,新登基的朝鮮王也談得上有為之君。
不管他是真北伐,還是假北伐,最少他在軍事上的投入是立竿見影的。與之前朝鮮兵備談得上大有進展。最少讓朝鮮士卒,能吃飽穿暖,當然了,單單是這四萬京軍而已。其餘的軍隊如何。
他心中也是有數的,當年丙子之亂,士卒在寒冬中無衣。只能用布袋禦寒的舊事,才過去了多久。
但是朝鮮王也是在瀋陽,北京待過很長時間的,見識過清廷的兵鋒,他即便是再優中選優組建出來的朝鮮軍隊,到底能不能與清廷一戰,他心中也是純疑的很。
完全沒有信心。
他看得出來,城外的清軍騎兵並不多,最多不過兩萬,但是完全沒有出去一戰的信心。
朝鮮王看著身邊跟隨他巡城的大臣,卻見他們一個個瑟瑟發抖,卻不知道是被嚇得,還是被凍著。他心中微微一嘆,本來決戰之心
,又弱了幾分,說道:“誰願意為孤走一趟清營,問問英王,何以問罪小邦。”
一時間下面沒有一個人說話,唯有低頭看著地面之上。
似乎青磚之上那一層薄雪,是天下最好看的景色一般。
“老臣願意。”趙翼說道。
朝鮮王自然不能讓趙翼過去,說道:“孤身邊時刻離不開老師。”
“臣願往。”一個老臣說道。
朝鮮王一眼看過去,說道:“尚且無須領議政。”
如果說朝鮮王最先弄死的人是誰,就是眼前的這個人了,此人名金自點,一向附從清廷,是朝中親清派的代表。也正因為他的態度,故而在很多事情上都被排擠,如果沒有今日之事,朝鮮王會徐徐下手,將金自點給弄下臺。
而今卻是不行了。
只是雖然要留著他,但是朝鮮王卻也知道,金自點一旦借了清廷的勢。不知道要弄出什麼樣的風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