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西進之機
“陛下,楊將軍從成都回來了。”李輔國說道。
“哦。”張軒心中一震,說道:“快請。”
張軒算算時間派楊繩祖去見成都,想來也就結果了。
不過片刻之後,楊繩祖被人引了進來。張軒起身說道:“楊兄,吳三桂如何?”
楊繩祖說道:“陛下,吳三桂狡詐非常。恐非信人。”
張軒微微一笑,說道:“三姓家奴而已,他要是信人就怪了。”
楊繩祖知道張軒不止一次說過吳三桂是三姓家奴,心中卻有一個疑惑,暗道:“亂世之中,朝秦暮楚之輩,數不勝數,卻不知道陛下為什麼對吳三桂另眼相看。”
不過他也不會去問,就將他此去見吳三桂的行動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。
張軒聽了之後,冷哼一聲,說道:“好一個獅子大張口。”
楊繩祖與吳三桂談的就是鹽馬,換糧食的交易。說實話四川畢竟是四川,縱然在戰亂之下,糧食有些緊張,但那也是民間糧食緊張,吳三桂只要用力收刮,手中想要存一些糧食,還是相當容易的。
故而張軒細細一算,要足夠鹽與馬,一年貿易額就要百萬兩左右。
也幸好,朝廷不過是專賣出去,鹽這一部分,是由兩湖百姓買單,朝廷說不得還能賺一個辛苦錢,當然了,更多就不可能賺了,畢竟張軒不是為了賺錢,更多是為安頓世面。
但是花在馬上的錢就多了。
在九邊上好的戰馬,三五兩銀子也能弄一匹。但是到了吳三桂手中,一百五十兩銀子,概不還價。
而且他的戰馬也比不上九邊的戰馬,並非吳三桂手中沒有好戰馬。四川與青海相連,青海鬃,河曲馬,都是有名的,未必比蒙古馬,遼東馬差勁,但是上乘好馬,都被吳三桂壟斷了,不會給夏朝的。
而且他從青海西藏弄馬,也是需要成本的。
所以說,他不過是翻了十倍而已。
而且最多有兩千匹而已,再多了就沒有了。
張軒細細算來,如果按它這個馬價,將來張軒想聚集十萬騎兵,在北伐中抵消清軍騎兵優勢,耗費何止百萬。大夏朝廷而今一年下來,結餘不過百萬兩上下,這還是好的,一旦有些其他開銷,比如莫名爆發的臺灣之戰,朝廷最少虧空了五百萬兩。
這錢還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。
“這些銀子,且寄存在他吳某人的手中。”張軒冷
笑一聲,問道:“你觀關寧鐵騎如何?”
楊繩祖說道:“不過爾爾,除卻各將領家丁之外,不過有馬而已。如果我曹營精騎尚在,爾等不足為慮。”
張軒聽了曹營精騎,心中微微一嘆,雖然僅僅是數年,但是局勢就有極大的變化,當初曹營以騎兵為主,已經轉化為水師與步卒,火器為主了,可以稱為曹營精騎的軍隊,不過兩三萬而已。
甚至隨著時間,戰事消磨,這數萬騎兵,有減無補。這也是馬價再高,張軒都必須咬著牙也要從吳三桂那邊買而已。
張軒這才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清廷沒有注意到你嗎?”
楊繩祖說道:“注意到了,甚至有八旗包衣上門,與我談了一些生意,無非是一些江南器物,全是,蘇樣。還有幾個戲班子。以戰馬換。”
這個時代的蘇州,是全天下的流行風尚,如果比如今,就好像是巴黎一樣,蘇州流行什麼東西,都會在極短的時間之內,風傳天下,人稱蘇樣。
張軒細細品味其中意味,暗道:“多爾袞倒是有手段。”
他之所以帶著有些光明正大的做這件事情,其中挑撥離間的意味也很濃,只是沒有想到多爾袞能生生的將這一件事情按下去,當做什麼也不知道,說不定還向吳三桂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