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傅山
北京城西不遠就是房山,在這裡的一個小村落之中。這個村落因為在山中,所以並沒有怎麼受到外面改朝換代的影響,一個個都還是髮髻。並非金錢鼠尾的。
在抗日戰爭時期,在太行山深處尚且有留有髮髻的百姓,更不要說這個時代。
清廷掀起了的剃髮狂潮,還沒有波及這裡。
而這個村落裡面有一個道士留居。
李雲龍身邊的那個乞兒此刻換了一個打扮,匆匆的將令牌送到了傅山手中。
傅山見了這令牌,一時間百感交集,暗道:“李公這是在逼我啊?”
李雲龍在北方交往不少反清力量,但是從這些人之中,選中了傅山,覺得傅山足以擔當大任。但是傅山固然反清,但是卻不願意與夏朝有太多的牽連。原因很簡單,就在袁繼鹹身上。
袁繼鹹是傅山的恩師,再加上傅山也是大明的儀賓,乃是朱家的女婿。
他對夏朝有好感才怪了。
不過比起夏朝,傅山對清廷更加沒有好感。清廷對姜襄進行了殘酷的鎮壓,而且這種鎮壓也不是以大同之屠為結束的,恰恰相反,是以大同之屠為開始的。大同之屠後,雖然清軍主力南下,但是為了維持清廷的統治,大力屠殺山陝兩省的名士。
山陝兩省之中,不知道多少士紳被殺。
傅山是太原人。
在這一場屠殺之中,不知道有多少故舊親朋成為新鬼,就是傅山自己也只能扮成道士,四處遊醫,躲避追殺。不過,傅山的醫術很好,倒是名聲顯赫一時,為很多人所知曉。
這正是因為這個名聲,李雲龍身體不適的時候,就找到了傅山門下。
李雲龍在傅山這裡養病的時候,就看中的傅山人才難得。想引進大夏朝廷的情報網,甚至要為傅山申請正式的官職,兵部職方司主薄。
看上去這個官職很小,但是實際上權力很大。蓋因李雲龍組建的這個情報網都是掛在兵部職方司下面的。但是其中真正能名列大夏朝廷名冊之中的,除卻李雲龍之外就沒有了。
之所以如此,一來是為了保密。二來也是因為李雲龍發展的下線,大多是三教九流之徒,在朝廷上根本拿不出手。唯有傅山名士風流,而且在北方廣有人脈,甚至一些清廷的朝廷命官也能說上話來。
拉攏傅山,不僅僅是拉攏傅山本人,也是拉攏傅山身後一大批不想與清廷合作計程車人。
但是傅山不肯。
無論李雲龍如此勸說,傅山就是不肯。
但是此刻李雲龍做出如此大事,又將統領北方情報網的信物交給了傅山,一時間讓傅山左右為難。
傅山是知道李雲龍的身份的,甚至還幫過李雲龍不少忙。雖然不敢說對這個情報網,瞭如指掌,但卻也知道李雲龍暗藏的名冊在什麼地方。
傅山之前,還以為是李雲龍做事不密,或者信任他,但是此刻看來,竟然是早有預謀。
君子可以欺之以方。
李雲龍就是給傅山耍無賴。
傅山雖然不想與夏朝牽扯太深,但是對李雲龍卻是很佩服的,畢竟以老弱之身,擔負奇險,做出如此大事,又怎麼不佩服。更不要說李雲龍設計殺多鐸。折清廷一柱。也算是為傅山的親朋好友都報了仇。
傅山自然不願意,李雲龍的心血因為他的死,而風流雲散。他可是知道,為了這一張情報網,李雲龍付出了多少心血。但是就此為大夏之臣,卻又不大願意,只是他無路可走了。
他如果心狠大可將這令牌一扔,管什麼情報網不情報網的。、
但是傅山總就不是這樣的人。
他思來想去,暗道:“看來我要去一趟南京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