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聽說,杜永和有投降的意思。許都覺得是再好不過了。他張口就要答應,張先壁見狀,立即說道:“將軍三思,杜永和此人牽涉北伐大敗,先帝駕崩,沒有陛下旨意。我們不好擅自做主。”
許都剛剛沒有想到這一點,但是被張先壁一提醒,他心中猛地反應過來了。他畢竟是文人出身,沒有想到罷了。一被點醒,他所想的更多。
雖然張軒沒有明文說明,要怎麼處置李成棟,已經跟隨李成棟從逆的人手。但是朝中的氣氛卻醞釀著重懲。
張軒這個皇位,帶著幾分飛來的意味,為了保證自己繼承的合法性,張軒也要為羅玉龍好好的報仇。
就好像黑社會之中,小弟上位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為老大報仇。也是一樣。
不過,許都卻不願意拒絕杜永和,畢竟這是不戰而屈之兵的大好機會,如此錯過,豈不可惜。
如果單單是杜永和這一點人馬,這一點軍功。許都還不放在眼裡。他放在眼裡的卻是橫掃江南的功勞。
而今的江南形式幾近果熟蒂落。不管是那一支夏軍,只要堂堂正正的開入江南各地,估計各府縣都會開門投降的。
許都卻被杜永和牽扯到這裡,不能出擊。難不成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分功勞,落到了別人的手中。
錯過了安慶之戰,許都內心之中,已經是很遺憾了。如果再錯過江南的軍功,錯過南京之戰,他心中豈不是懊惱死了。
而這些關節都在杜永和身上,只要杜永和投降了,下面的事情就如絲順滑了。
他思來想去說道:“告訴杜永和,他如果投降了,我只能保他一條小命。至於其他的,就未必能保得住了。”
“讓他自己思量。”
其實許都內心之中,未必沒有一個聲音再說,何必說那麼多,將杜永和誆過來,只要拿下此處,將來的事情,就放到將來處置,與你何干?
這其實也是一個好辦法,成本最低了。
雖然有一些壞名聲。
但是許都本身也不是追求什麼好名聲的將領,從軍這數年以來,許都身上的頭銜也很多了,什麼冷酷無情,什麼忘恩負義,什麼狂妄自大。等等,許都都聽過,再加上一句出爾反爾,也是無所謂的。
但是許都總就不可能這樣做的,倒不是擔心名聲,而是過不去心裡這一關。而今的事情,讓他想起了當初陳子龍招降他的時候。
他當初恨明朝官府入骨,而今他總不能做了與他們一樣的事情吧。
“是。”下面人答應一聲,立即將詳細傳到了杜永和耳朵之中。
杜永和聽了先是大怒,他萬萬沒有想到了,他帶著兩萬士卒投靠夏軍,居然是這樣一個條件。隨即這怒氣也一點點的的抽離了,他只覺得的心累。
在亂世之中討一口飯吃,真難啊。
杜永和本人,難道不想當一個忠臣。但是世事弄人之下,只能當了三姓家奴,很多時候,選擇權都沒有在他手中。他能選擇的只有兩個選項,一個是活,一個是死。其他的選項不過,活這個選項之中的附加值而已。
有時候夜深人靜之時,杜永和也看不起自己。誰小時候不是讀聖賢書的。雖然嗎,沒有讀過多少。
但是最後怎麼落個如此面目可憎的下場。
他想了整整一夜,只覺得四方無路可走,沒有李成棟的允許,他就是擅自撤退,也得不了好。杜永和心中暗道:“算了,算了,我縱橫半生,殺人無數,能安度晚年,也算是菩薩開恩了,還有什麼不知足的。”
於是他叫過了何老,說道:“你去跟那邊說吧,這些條件我都允許了,我怎麼樣無所謂,但是下面的兄弟們,卻要一個好出路的。只要許都答應了。這金華山,我就讓給他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