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師二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師二 (1 / 2)

第一百二十二章 插曲

但是真的什麼都沒有發生嗎?

自然不是。

張軒看到的是廬州戰報。清軍大隊人馬從江北猛攻廬州,廬州守軍楊繩祖告急。

楊繩祖這個人,張軒又怎麼能不知道啊?

楊承祖一部登天,成為大夏武將之首,而楊繩祖只能被壓制了。不僅僅是羅玉龍的決定,也是楊承祖的決定。畢竟楊氏兄弟兩人,不可能同掌大權。只能委屈一個人了。

所以楊繩祖一直在廬州當守將,鎮守廬州。

退出了大夏核心決策圈。

當然了,在廬州也沒有人敢小看楊繩祖。概因大家都知道,楊承祖不可能一直在樞密院使的位置上,一旦楊承祖離開這個位置,那麼楊繩祖一定會得到補償的

縱然能坐幾年冷板凳。但是將來的前途也不會才差。

只是萬萬沒有想到,人算不如天算。一場北伐之敗,影響了多少人的命運,也包括了楊繩祖。

在大軍從山東一路敗退回來的時候,楊繩祖不是沒有想過出並救援,但是他手頭兵力根本不夠。而且清軍大舉掃蕩江北,只是兩路進攻,一路從揚州南下,一路從襄陽南下,暫時忽略了廬州。
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並非楊繩祖守住了廬州,而是清軍忽略了。

張軒來到武昌之後,並非沒有將這位故人掉過來用的。只是一來事情繁忙,二來,很多人對楊承祖的評價都不好。原因很簡單,楊承祖作為大夏樞密院使,負責大夏軍政,即便羅玉龍御駕親征,他也應該盡臣子的責任,規勸皇帝。不該有如此大敗。

楊承祖幾乎被所有人都說成了罪臣。

這也是古代的潛規則了。皇帝總是沒有錯的,有錯的都是大臣,再加上羅玉龍也以身殉國了。自然要為尊者諱了。羅玉龍不能說。那麼這一場北伐之戰,總要有人負責。

楊承祖不負責,誰負責。即便是死了也是一樣。

對於這樣的輿情,張軒也覺得對楊繩祖的提拔,要緩上一緩,最少不能無功而提拔,這樣容易落人口舌。他也相信楊繩祖的實力,東征之際,定然能立下功勞。

只是沒有想到,他這邊會沒有出征,清軍已經打上門來了。

張軒幾乎在瞬間想到,清軍是為何而來了。

是為安慶城。

安慶乃是長江之上必爭之地,太平天國時期,太平軍失

了安慶,就導致清軍的戰線直接推到了南京城下,就可以看出安慶的重要性,不管是張軒東進,還是清軍西征,安慶都是必爭之地。

清軍很明顯是下廬州,迂迴到安慶以西,切斷安慶與武昌的陸上聯絡。想要先發制人。甚至張軒覺得,清軍未必沒有其他佈置,只是而今僅僅有這一條訊息傳來而已。

的確是十萬火急,刻不容緩。

不過,瞬間張軒也平靜下來了。沒有讓人從眉目之間,看出一絲半點端倪出來。張軒這麼多大風大浪走過來。城府早就練成了。而且他之所以這樣,也是信得過楊繩祖。

金華城能鎮守數個月,數次爭鋒不下。楊繩祖在廬州城中,一時半會也不會有危險。張軒只是擔心清軍繞城而過。不過,即便是再擔心,也知道,這樣大事,以這個時間的反應速度,早一個時辰,晚一個時辰,相差不大。

但是在如此重大的儀式之上出了亂子,卻要影響軍心士氣了。即便是再急,也必須先處理了眼前的事情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