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兵經武
安排了周圍情況之後,張軒將注意力放在大批次降軍之中。
這大批降軍大多都是湖南本地人。
在湖南為張軒所攻佔之後,這些人除卻少數之外,並不會有多少人為大明奮戰到底,很多人還是想要混口飯吃的。
沒錯,湖南再經過張獻忠之亂,夏軍與明軍的征戰之後,民生凋零,大夏給的軍餉又很及時,固然大夏的財政有些緊張,只能讓他們的軍械可能不到位,只能拿著明軍的裝備訓練,但是軍餉還是能夠支撐的。
總比平民百姓過得要好一點。
為了減少士卒對民間的干擾,張軒下令大軍在長沙城南駐紮訓練。並由鄧和主持訓練。
曹宗瑜與高一功紛紛出征之後,張軒帶著一系列文武官員出了長沙城,去視察整訓情況。
其中有一個官員需要特別介紹的,那就是新任長沙知府朱容藩。
朱容藩乃是大明楚王一脈的旁系子弟,張獻忠佔領武昌的時候,逃入左良玉軍中,自稱郡王,後來弘光在武昌登基,他也被列為宗室之一,從武昌撤退的時候,也很幸運的撤到了岳陽。
在張軒攻下長沙城之後,大明宗室子弟,或逃或改名換姓避禍,甚至有一些還被張軒抓住關了起來,準備送往南京,而朱容藩乃是其中唯一一個向張軒輸誠的。
張軒固然瞭解到朱容藩品行不好,在太平年間,不過一市井無賴而已,在他套入左良玉軍中的時候,左良玉軍中很多將領都不喜歡他,也說明了問題所在。
但是為了招降納叛的總體戰略,作為第一個投靠大夏的大明宗室子弟,即便為了表面大夏沒有將前朝宗室斬盡殺絕的意思,也要重用他。
只是,兵權什麼的,朱容藩想都不要想,張軒通秉吏部之後,任命他為長沙知府。
現在的情況,夏軍大規模聚集長沙,張軒幕府之中的姚啟聖等人也都在長沙,朱容藩手頭的權力有限的很,就好像是附郭縣相差不大。他索性跟在張軒的身邊,想在張軒身邊賣好。張軒也覺得容納一個明朝宗室的官員,政治意義上也比較好。
雖然朱元璋的藩王政策並沒有支撐起大明朝廷,不過,也不得不承認在大明大廈將傾的時候,有不少大明宗室子弟還起身反抗的。
當然他們之所以這樣做,很多程度上來說,是他們根本無路可退。
如果大明宗室大批次投誠,會減輕很多反抗能力,反正大明宗室也不是都有骨氣的。比如潞王,就不是什麼有骨氣的人,只是潞王那個樣
子,張軒實在不知道能讓他做些什麼事情。
最後張軒還是當做沒有看見,讓潞王這位老佛爺,去南京閒居吧。
陽光正熾熱。
大旗招展,煙塵翻滾,張軒帶著一行人來到營地之前。
鄧和早已在營寨門口等候多時了,見張軒來了,上前迎接,翻身下馬,跪倒在塵埃之中,說道:“末將恭迎大將軍。”
“起來吧,無須多禮。”張軒說道:“軍中情況如何?”
鄧和說道:“軍中將士大多有些底子,而今訓練起來,不用太麻煩,只需嚴整軍紀即可。”
張軒知道鄧和,鄧和的能力必起曹宗瑜,王進才等人,還是有些欠缺的。不過,他少年老成,交代的事情,一定要做好,從來不會偷奸耍滑,是一個老實人。
當然骨子裡也有一股狠勁,他說可以,就應該沒有問題。
“好。擊鼓聚將吧。”張軒說道。
“是。”鄧和大聲說道。
“大將軍有令,擊鼓聚將。”站在望樓上明面計程車卒大聲說道,帶著一股聲嘶力竭的感覺。隨即一聲聲鼓聲響起,沉悶的鼓聲重重的響起,張軒帶著人卷這風沙,進大營地之中。
在點將臺之前下馬。
張軒按劍登上點將臺,然後轉身甩開大紅披風,面對校場之上計程車卒。
校場極大,幾乎佔據了營地的一半,大量士卒從四面八方走了進來,不過看上去有些雜亂,似乎還沒有軍訓三個月後的學生整齊,不過,這個樣子,張軒已經比較滿意了。
比較訓練的時間尚短,還不如後世大學生軍訓整齊。但是畢竟經歷過戰陣,很多人都殺過人見過血,再加上大批原夏軍的底層軍官被提拔到各部當軍官,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,敗軍之氣去了好些。看上去殺氣騰騰的。還有幾分威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