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京決定三
不得不說,宋太祖為後世開了一個很壞的頭。凡是皇帝信任某一個大將,文官立即能舉出這一個例子,說明,縱然他本人多麼忠誠於你,他既然成為領兵大將,就有了叛逆的基因。
縱然他不想背叛,他麾下的將士也會給他黃袍加身。
這一句話同樣讓羅玉龍無言可對。
“錢公,你到底想說什麼?”羅玉龍說道。
錢謙益說道:“以國朝制度,當以內外製衡,陛下手握三十萬禁軍坐鎮長江一線,制衡外藩,然鄭國公以數萬之軍南下湖南,一路上招降納叛,臣細細數之,有能戰之將,張先壁,黃朝宣,高一功,馬光玉,劉體純,這還是知名大將,從岳陽到長沙,破軍者三,降軍者三,臣觀湖南方面文書,此刻鄭國公麾下將士,當有一十五萬之眾,再加上他在襄陽,西京,廣有人脈,振臂一呼,半壁江山不復為朝廷所有。”
“錢公的意思是?”羅玉龍的眼睛微微一眯,一股殺意在心中醞釀。
這一股殺意並不是向張軒而去的,而是向錢謙益而去的。
羅玉龍不知道張軒的勢力大嗎?他是知道的,甚至是默許的。
從登上皇位之後,雖然時間並不長,但是羅玉龍很多地方都改變了。比如,他知道江南世界大規模逃稅,甚至眼前的錢公就是其中一員,他知道,各級將領除卻張軒之外,或多或少都有違法亂紀之事,如張應元的大肚子。
他也知道高傑與清廷私下的貿易來往。他知道鄭芝龍一心一意藉助大夏朝廷權威賺錢,鄭家可謂富可敵國。比他的國庫還要富。
什麼叫做,不聾不啞不做家翁。
他知道張軒的勢力擴張的極快,但是又怎麼樣,這樣的權力不放在張軒手中,放在誰手中,至少張軒還是羅家女婿。眼前這位一口忠義之詞,在挖國家牆角的時候,可沒有一點手軟。
張軒固然攬權,但是攬權做事,而且不會背叛大夏,但是把這權力放到其他人手中,就能安心了嗎?
事有輕重緩急,羅玉龍很明白,現在大夏與東虜的戰略形態,其實很不穩定的。最少在外部情況穩定下來之後,眼前的事情,再一個個的收拾不遲。
“不過,錢謙益自己找死的話。”羅玉龍心中暗道:“就不要怪朕無情了。”
而今朝廷大業,以平南為重,任何阻礙平南的事情,都不能被羅玉龍允許。
“鄭國公定然不會背叛朝廷,但是有些事情,不可不做在前面,鄭國公不是請設高一功為徵西將軍,臣請將曹宗瑜諸將,借立為將軍,將南征軍分隸於各位將軍名下,由鄭國公總攬之。”錢謙益說道:“這本是鄭國公立制度之本意。”
羅玉龍心中微微一動,心中暗道:“的確如此。”
他沉吟好一陣子。
這個方案,看上去仍舊是張軒總領徵南軍,無損張軒的威望,但是實際上,徵南軍的實際兵權在幾員大將身上了。
而張軒大將之中,很多人與羅家都是有關係的,比如羅岱,鄧和,曹宗瑜,都是從曹營之中出來的。可以信任。
一旦如此,按張軒設立的制度,這些掛了將軍銜獨立領兵的將領,都是在樞密院掛了號了,很多情況之下,張軒不能單獨處置,不可能說犯了軍法,就一刀砍了。
不行,必須回京師,由樞密院裁定。
也就是說本來是張軒部將的將領,處於半獨立的狀態。
當然羅玉龍也知道,這些人都是張軒一手提拔的,是張軒的鐵桿,這樣做或許沒有一點用處。制度是制度,現實是現實,其中還是有差別的。
“陛下,鄭國公乃是陛下心腹之臣,他定然能體諒陛下之苦心,如果今日不行之於鄭國公,他日如何制衡其他將領,還請陛下三思。”錢謙益說道。
“好。”羅玉龍說道:“就依愛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