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徐州之戰的終結
有一部分蒙古人的確成為八旗一部分,所謂之蒙古八旗。但是這些人僅僅是以科爾沁為首的一部分蒙古人,而且並非黃金家族嫡系。明朝中後期,蒙古中心都在河套。
滿蒙一體是建立在滿族對蒙古的征服之上。
最少這個時候,蒙古還沒有完全服從清廷。
清廷同時安排兩個戰場,一處是豪格所部的,陝西掃平之後,正要進入四川。另一路就是多鐸這裡。
其他如北京,瀋陽,等地還有不少八旗兵。但是這些兵力卻是萬萬不能動用的。
而僅僅依靠親近清廷的蒙古部落平定騰思機。一來多爾袞並不放心,滿清不僅僅對漢人飽含戒心,對蒙古這種感覺未必沒有。滿清決計不希望蒙古草原之上出現一個強大蒙古部落。即便親近滿清的蒙古部落也不行。
二來,黃金家族的影響力決計不能小窺的。
多爾袞也擔心這些親近滿清的蒙古部落,如科爾沁等,能不能平定此亂。
故而多爾袞決定北京出兵平亂。而且要速戰速決,用以震懾蒙古。既然如此規劃,非八旗出馬不可。
但是八旗或從豪格出兵,或駐守要地,不能輕易動彈。而且北京方面也支撐不起三場戰爭。只能下令讓多鐸撤退了。
多鐸撤退的時候,有萬千不甘心。
他騎馬站立在黃河大堤之上,任寒風從他臉上刮過,就好像是刀子一樣。但是多鐸早已習慣這個種感覺。
黃河早就成為了地上懸河,黃河大堤也成為附近的制高點。多鐸從這裡俯視南方,將大半個徐州城都看在眼裡。他好像是對自己說,也好像是對別人說:“我會回來的。”
說完之後,多鐸帶著隨從,寒風捲著披風,從黃河大堤上一躍而下,賓士而去。
此刻黃河之上,早就結了厚厚的冰層。願意的看過去,就好像是一條琉璃鋪成的天路。而此刻數萬清軍,正在冰面之上艱難的前行,所有人馬蹄上都包著一塊布。
牽制馬帶著輜重,也是有一打一滑。而後面卻有一隊人馬。全部著甲大約有千餘人,整齊列裝。留在最後面,不為別的,就是為了斷後。
黃河寬數十里。還不等清軍穿過冰河。就在剛剛在多鐸眺望的地方,有數百騎簇擁著幾十人登上高處,不過這些遠遠的眺望北方。
“王爺。”一個人說道:“我們追一下?”
說話的人是張軒的結拜兄弟袁時中。
徐州本是袁時中的轄地,後來高傑從北方敗退,殺了王道善奪取徐州城。這才落到了高傑手中。 高傑命麾下悍將李成棟駐守徐州。也就是李成棟在多鐸的圍攻之下,堅守數月不下。
高傑臉上帶著幾分威嚴,忽然長嘆一聲,說道:“無須再追了。東虜不可輕。已經向上面報捷了。就不要畫蛇添足了。”
袁時中聽了高傑的話,說道:“王爺所言極是。”
對這一點袁時中很有感觸。
在徐州被圍之後,高傑先提本部人馬沿著運河而來,與清軍在運河以南大戰一場,高傑差一點就穩不住陣腳了。也是高傑所部多是老秦軍。韌性十足,這才穩住了陣腳。
鏖戰竟日,高傑退後數十里紮營。立即向南京告急請援。
其實對高傑來說,不到萬不得已,不想讓大夏的勢力進入淮安,但是在與多鐸一戰之後,高傑清醒的認識到,清軍並不是自己能夠對付了的。夾在兩國之間,想要儲存獨立,根本不可能的。
與東虜相比,高傑對夏朝的感情很深一些。
更不要說大夏對他也不薄。
得到高傑求援之中,南京的軍隊還沒有派上來,首先到達戰場的就是袁時中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