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官等拜見大將軍。”一行人左右分立行禮道。
“自己人無須客氣。”張軒說道:“坐吧。”
一行人紛紛落座,鄧和先說道:“大將軍身子可大好了?”
張軒說道:“已然無礙了。”
雖然眾人都知道,張軒這麼正式的召見大家,就已經說明了他的身子已經好的差不多了。但是不問出來,大家都不太放心。聽了張軒此言,卻是安心下來。
張軒笑道:“說說廣東的具體情況吧。我這幾日臥病在床,只聽一切安好,我知道廣東新定,豈能萬事皆好?定然是寬慰我。有什麼問題現在就說吧。”
許都笑道:“大將軍,說一切安好,是有些不對,但真沒有什麼大事。高一功將軍兵臨貴州,已經上書大將軍,言進取貴州方略。今年冬不打算動武了,待動手也是明年了。”
張軒說道:“此事我知道,高將軍說,貴州土司遍佈,各自之間並不和睦。貿然攻入貴州,會引起土司的一致對外,所以上上之策,乃是以土司攻土司。佔據要道,總控貴州交通。以點控面。”
“此策不錯。上報樞密院沒有。”
“已經上報了。”許都說道:“只是樞密院打回來了,說讓大將軍決斷。”
張軒說道:“那就告訴高一功,我照準了,不過加上一條屯田。貴州道路難行,糧食輸入困難。儘量讓他能自己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。”
高一功以土司攻土司的想法,張軒還是贊同的。但是贊同歸贊同,但是高一功這樣做的結果,就是貴州之戰,恐怕要延綿很長時間。不過在這種貴州地無三尺平的地方打仗,本就不能急於求成。
不管明清都有在西南連年用兵的先例,張軒也有所準備了。高一功的辦法,是老成謀國之言。
明朝在貴州的實力其實有限,也就是一些忠心大明的土司而已。
但是他加上屯田,卻也知道,高一功既然選擇了這個辦法。在大夏中樞高一功貴州戰場,已經淪為次要戰場了。高一功本來就不是大夏嫡系,對高一功的補給恐怕多不了。
貴州雖然山多,但並不是沒有地方可以屯田的。
而且屯田,也可以為將來大軍從貴州攻入四川做出準備,將來天下太平之後,也可以將這些屯田點改為縣治。總之,張軒對明代貴州一省,幾乎沒有幾個中央直屬的府縣,全部是土司的現狀並不是太滿意的。
“是。”鄭廉立即說道。他就坐在張軒身側,身前有紙筆。一直在默默紀錄他們之間的談話。
張軒又問道:“廣西瞿式耜那邊怎麼樣了?”
胡澹說道:“桂林方面最新訊息,瞿式耜出外了。他身上雖然還有大學士的頭銜,身上掛上兩廣督師,總督數萬人馬,在梧州以西安營紮寨,封鎖西江。與張元海將軍對峙。”
他現在雖然是廣州知府,但是身上的情報機構,還沒有找到交付的人選,暫時還兼著。
“張元海將軍已經上書請援了。”
張軒說道:“長沙的援兵到了沒有?”
許都說道:“已經到了一部分。”
張軒說道:“派兩個營過去。讓張元海好生守住梧州,其餘事情一概不許理會。”
“是。”鄭廉答應一聲,手中筆桿不住的晃動。
張軒說道:“瞿式耜出外了?現在主持桂林大局的人是誰?”
“是劉承胤。”胡澹說道:“據說,劉承胤在桂林獨掌大權,軍機大政,永曆不得與聞,凡是皆關白與劉承胤。劉承胤自行決斷。”
“就沒有人反對嗎?”張軒問道。
“自然有。”胡澹說道:“臣只舉一例,御史楊喬然當殿彈劾他。劉承胤親自動手,打得楊喬然頭破血流而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