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一百九十章 劉鐵棍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九十章 劉鐵棍 (1 / 2)

第一百九十章 劉鐵棍

灕江水清澈見底,在明清之際,更是比後世更加清晰,流水一眼都能看的到底,小魚在青石之上游動,恍若懸浮一般。

地面之上瞬間震動起來,平靜的水面之上掀起了漣漪。

“籲,”無數馬蹄踏進灕江之中。濺起無數水花,本來潔淨如玻璃一般的流水。 瞬間變得混沌起來。

大隊人馬滔滔而來,踏入河邊淺水之中,無數馬兒開始飲馬。

劉承胤遠遠的看著西邊,說道:“桂林就在眼前了。”

“大人。”鄭逢元說道:“這一次回桂林,大人可想清楚了。”

鄭逢元乃是崇禎六年舉人,轉折地方各地,與劉承胤有姻親關係。

劉承胤被何騰蛟提攜發達之後,鄭逢元也在隆武朝廷之中。兩人互相扶持。

在隆武朝廷覆滅之後,鄭逢元投奔劉承胤而來,成為劉承胤的謀主。

這一次瞿式耜多次召劉承胤回桂林。劉承胤本意上不想回桂林。

對永曆劉承胤也是心有怨恨的。

當初他首倡擁立永曆。本以為,從此能獨攬大權。但沒有想到,三下五除二,被瞿式耜折騰的出外將兵,看上去獨攬大權,實際上沒有能干預中樞大政。被邊緣化了。

就他本意來說,他並不想救永曆。面對夏軍咄咄逼人的攻勢,劉承胤心中再次動搖了。

他當時都有投降的打算。

是鄭逢元力主讓劉承胤回援的。所講的主要是這樣兩點,第一,投降也要給張軒投降,不能給王進才投降。投降的人不一樣,他們能開出的條件不一樣。而且如果不救桂林,桂林為張所克。他的位置處於南北夾擊之下,必不能保。到時候迫不得已投降。必然得不到重用,與之前劉承胤的邏輯一樣,協帝投降,這待遇就大不一樣了。

第二,就是如果能保全桂林大破張軒,未必不能重振大明聲威。多的不想,割據雲,貴,桂,川四省,獨立一國。到時候劉承胤協天子以令諸侯,未必不能成為一國之秉政之人。

不管怎麼說,都要比在永州城坐以待斃的好。

在鄭逢元的勸說之下,劉承胤得以當機立斷。決定南下。

劉承胤說道:“我早已經想清楚了。等一會兒大軍直入桂林城之中,將陛下掌握在手中。”

“國公。”鄭逢元一聽,心中立即覺得不對,說道:“大敵當前,還是先破張軒,再論其他。探子來報,張軒所部不過萬餘,大半入城了,此刻我們繞城而過,截其後路。足以將張軒留在這裡。”

“張軒乃偽朝駙馬,偽帝之親信將領,鄭國公。國公能為大明立下如此大功,誰人不敬仰國公,到時候入朝秉政,可以立就,即便是瞿式耜也無計可施了。”

就鄭逢元本人來說,他對大明還是忠心的。他似乎以劉承胤的心腹自居,所言之中,一心一意為劉承胤好。但是他的本意也是為了大明好。因為他知道,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曹操的。

不是鄭逢元小看劉承胤。

劉承胤不過是南京城中一混混。能有今日的位置,就已經是時勢所至。他再想做到協天子以令諸侯,整合大明為一體,根本不是他能辦到的。不過是畫餅而已。

非如此,不能勸劉承胤救桂林。

但是鄭逢元還是高看了,劉承胤。

劉承胤心中看似兇猛,其實膽怯。他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救桂林,只是想將永曆掌握正在手中,這桂林能救就救,不能救就算了。至於打敗張軒,甚至將張軒的性命留下來。

更是想都沒有想。

不是因為張軒不重要,而是因為張軒太重要。他既然有留後路的想法。自然不敢對張軒如何,如果今日他殺了張軒,今後還怎麼投靠大夏朝廷。到時候大夏朝廷非要殺了他為張軒報仇不可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