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二章 深明大義瞿夫人
瞿式耜召集城中大大小小的將官到場,甚至連錦衣衛的人馬也算在其中了。
各部人馬不過一萬有餘,其中還有張同敞從前線敗下來的殘部。
其中有一些人是瞿式耜的部下,與白玉,白貴,白氏兄弟。他們乃是廣西本地人,以勇力見長,為瞿式耜所接納,作為瞿式耜的嫡系,也是瞿式耜話語權的保證。
但是東征之時,瞿式耜也將自己的手中的兵力派出了不少。故而白氏兄弟麾下只有三千上下人馬。
還有焦璉的人馬。
焦璉對永曆就救命之恩,故而永曆對焦璉更為放心,登基之後,就將焦璉從劉承胤麾下分割出來的,成為桂林駐守軍隊之一。不過焦璉雖然是騎兵,但是人數不多,不過千騎左右。
再有就馬吉翔錦衣衛人馬,也不多,大約兩千上下。
還有胡一青從北邊退下來的軍隊,人數也不多,不過兩千上下。
胡一青對劉承胤在長沙之戰中的作為耿耿於懷,向來與劉承胤不睦。故而兩方關係相當不好。他本想去投奔紹武的,但是道路不同,又為劉承胤所迫,才不得已投奔桂林。
一時間還沒有安置而已。
這零零碎碎的人馬加起來,不過萬餘多一點。不客氣的說,都是殘兵敗將的聚合,戰鬥力什麼的,也各有不同。
瞿式耜人馬雖然多,士氣也高昂,很多人都是本地人,心中所想的不僅僅報國,還有保家。但是他們畢竟經歷的戰事少,戰鬥力恐怕是其中最弱的一部。
而焦璉所部,胡一青所部,乃是張同敞所部。雖然是敗兵,但是大軍崩潰之際,能逃出來的人,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,故而這些人作戰技能什麼的,還可以一觀的。
但是卻都是敗兵之將,士氣什麼的有高有低。不用多想了。
其實這一戰,最能期望的是劉承胤所部。
劉承胤擁立永曆。在這一番政治投機之中,得到了最大的報酬。就是封越國公,總督天下兵馬,更是總理桂林以北的方向,他本來僅僅是嫡系數千人,但是收納了敗兵,一時間坐擁數萬之眾。
是桂林附近,明朝最大重兵集團了。
他雖然人不在桂林,但是一舉一動,都能在桂林引起風波。
瞿式耜召見諸將,先行將當前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,說道:“而今之計,唯有死守桂林城,待越國公回援桂林,我已經致書越國公,想來越國公定然
會以大局為重。回援桂林。”
胡一青冷笑一聲,說道:“未必。桂林城池雖堅。但未必堅過長沙,而桂林而今之眾,也比不上先帝當初,劉鐵棍當初就棄長沙而逃,而今未必不會再做逃將。”
瞿式耜說道:“胡將軍慎言,我想越國公為國家重臣,必不會如此。”
真不會如此嗎?瞿式耜心中也沒底。但是這話萬萬不能在這些人面前說出來。他立即說話,將這個話題掠過去說道:“桂林城門有十二個,再加上城牆綿延,故而各軍把守城牆,未免人手不夠,我已經下令全城抽丁,一家出一丁。以桂林城之大,當得數萬壯丁。補充各部,各位將軍只需督促民夫守城,以本部人馬為機動兵力,何處有險,就增援何處。”
桂林府是大城,在開國之初,就有編戶一百二十九里,按照一里一百一十戶,來說。總共一萬四千一百九十戶。再加上後世人丁繁衍,人口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字。
按戶抽丁,數萬人手,自然是可以得到的。
但是這數萬民夫到底能起多少作用。就不知道了。
瞿式耜隨即開始分配人馬。
桂林城門一共有十二個。分別名曰東鎮,就日,癸水,麗澤。武勝,文昌,寶賢,西清,安定,寧遠,行春,東江。十二個大門,但是在瞿式耜真正安排人手的時候,多在東南方向。
就是為了抵禦夏軍的突擊性。
這一起都安排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