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一百五十六章 樂昌休整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五十六章 樂昌休整 (1 / 2)

第一百五十六章 樂昌休整

樂昌城就這樣帶著戲劇化的,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了下來。

甚至在秦猛帶人闖進縣衙的時候,樂昌知縣也乾脆利落的投降了。這樂昌知縣張堅,雖然年老,但是這個乾脆利落的投降,也是不得已的。

紹武與永曆之間的戰事,對地面上極盡收刮,連樂昌小縣也少不了一些攤牌。

用兵先用銀,從來是免不了了。

樂昌財源枯竭,又沒有駐守的兵丁,凡是成建制的兵丁都被調往南邊了。

他兩手空空無拳無勇,又怎麼能抵擋了大軍。

似乎過了武江這個坎之後,張軒剩下的事情都是一帆風順。他坐在縣衙大堂之中,對張堅說道:“張先生,是哪裡人?”

張堅說道:“是福建泉州人。”

張軒說道:“家中還有什麼人?”

張堅說道:“家中尚有老妻與兒女七人,也不知道而今他們的情況如何了?”

在崇禎十七年之後,天下局勢都在急速變換之中。對很多人普通人來說,普通人對這樣的情況無能為力。只能被動接受。

如張堅這樣,明明出來坐官,好端端的就變成了敵國了。

這些情況總是讓人不勝唏噓。

張軒微微一笑說道:“張先生將來有何打算。”

張堅說道:“小的年事已高,只求能故園終老。”

“好一個故園終老。”張軒說道:“先生有此意,我豈有不成全之意。只要先生為做上一件事情,先生不僅僅可以故園終老,甚至身上還可以帶一個大夏的爵位,先生的子弟,就是我大夏的勳貴子弟,與尋常人的前程,也大大不同。先生可有意乎。”

張堅聽張軒這樣說。心中猛地一動,如果說別的,他可能不在乎,但是一說道孩子,是古今父母的通病,愛子之心,古今如一。

既然已經投降了,自然沒有什麼貞節牌坊了。張堅一咬牙說道:“ 不知道大將軍有何吩咐。”

張軒微微一笑,說道:“如此,如此。”

很快大雨之中,響亮的鑼鼓之聲響起來,說道:“縣太爺有令,徵召民夫。民夫一人,一日給銀一錢。數量不多,徵滿為止。”

此言一處,樂昌小縣都沸騰起來了。

民生凋困,是整個廣東乃是廣州的狀態。戰爭對民生摧殘從來是最重的。一日一錢的工價銀,對這個小地方來說,已經夠高了。

而且官府徵召民夫從來沒有用錢的。

這一次非常不錯了。

在張堅的主持之下,整個樂昌縣城之中,幾乎沒有人知道樂昌城頭已經換了大旗。張堅也湊夠了足夠的民夫,作為槳手,乘船北上。

整個一天,張軒陸陸續續的將許都部,以及他的本部人馬都召集起來,細細一清點,發現嘴上折損了一千多人,或許有一些人還隱藏在武江兩岸之中。但是這種倖存者想來並不是太多的。

張軒以及沒有僥倖心理了。

而且這些人馬,一時間不能再用了,原因無他,經過驚心動魄的武江激流之後。很多士卒的感受與秦猛一樣,精神或亢奮,或低落,總之不在狀態。

而且又下著大雨,很多人都溼透了。

如果不及時處理,軍中大疫,可就不辦了。不管張軒怎麼想,他都必須在樂昌城中休整一日了。

不過有張堅配合,樂昌城中,根本沒有發現新近程序計程車卒,居然不是明軍,而是夏軍。

這固然有張堅在樂昌縣中長久的威望有關係,但也與夏軍的軍紀有關係。

張軒本部人馬的軍紀就不用說了,而金華軍的軍紀,也是一等一的好嗎,算是繼承了戚家軍的傳統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