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張軒進行了多次輕裝,但是大軍的輜重依然是大軍最難運輸的東西。
將大軍的輜重放在水上拖行,可以說大大減輕了行軍的負擔,即便是有些困難的道路,也能走出相當不錯的速度。
負重行軍,與非負重行軍,是安全不同的兩個狀態。
“唯一讓屬下覺得有問題的地方,是宿營地。”秦猛臉上帶上難色說道:“雖然說武江沿岸有一些谷底,但是想容納大軍紮營的地方,還是少的。恐怕在行軍之中,要分散宿營了。”
“這個可以接受。”張軒說道:“我只想知道,按你的計劃,多長時間能到樂昌縣城?”
秦猛說道:“如果順利的話,三日之內,就能到達樂昌縣。”
三日推進百餘里,一天也不過三四十里而已,看起來並不多,但是看走的什麼路。這個速度已經很驚人了。
張軒心中盤算一二,到達韶州之後,可以接地徵召船隻。雖然夏軍在珠江流域之中,並沒有水師,但是明軍所謂之水師,多是海上的海盜,在內河之內的水師不多。
而且只要做得好,讓速度比訊息快。十日之內,到達廣州城下,完全沒有問題。
這完全符合張軒的計劃。張軒說道:“好,”隨即問其他人說道:“沒有其他問題了吧?”
“我有一個問題?”羅岱說道:“我部都騎兵?馬匹的問題怎麼辦?”
“這”秦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說。
用竹筏運輸一些死物,還是可以的。但是用來運輸大規模馬匹,還真是一個問題。馬匹是活物,在水上,誰知道這些馬兒會不會有問題。
張軒見狀,也明白了幾分,說道:“這一次就讓羅將軍在最後殿後吧。等到了樂昌用船來接吧。”
大軍行動,並不是能一次透過,特別是這種道路困難的情況之下。分批行進就是必然選擇了。
羅岱有些不忿,他從來是當先鋒的,這個時候卻被放在最後的。雖然不怎麼願意,但是也無可奈何說道:“是。”
張軒想了想說道:“我本部人馬與許都部,是第一批。鄧和部是第二批,羅岱部是第三批。待第一批進入武江沿岸之後,剩下的人繼續做竹筏,有備無患。”
“是。”羅岱與鄧和只能說道。
張軒說道:“傅先生,你也要將方圓數里之內,有過在武江沿岸行走經歷的人全部走過來,作為嚮導。”
傅上瑞說道:“是。”
張軒說道:“都去準備吧,明天一大早,就要出發了,從明天開始,到廣州城下,再也不會有一日休息了。”
“末將等明白。”諸人齊聲說道。
張軒將他們都打發走了,問秦猛說道:“武江之中可以什麼問題?”
秦猛心中一驚,暗道:“被大將軍看出來。”
“是。”秦猛說道:“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該講不該講。”
“講。”張軒說道。張軒對秦猛太瞭解了,一看秦猛的神色就知道他心中有事情。
秦猛說道:“武江雖然春汛與夏汛比較大,但是秋汛也不得不防,這都晴了十幾日了。如果繼續晴下去自然是最好的,但是有一個萬一,”
“不用說了。”張軒說道:“我都知道了。他下去吧。”
秦猛不敢再說,只好低頭說道:“是。”隨即緩緩的退了下去,他也不知道張軒是真的知道,還是假的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