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
樟樹鎮以南。明軍大軍出動,各部人馬依次南行。數千騎兵在後面壓陣。
壓陣的騎兵將領並不是別人,就是李過。
當日,李過逃出生天之後,倒是想投奔長沙城,只是還沒有來到長沙城附近,就已經聽說了張軒兵臨城下。李過此刻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,縱然李過還有幾分勇氣。但是李過的部下,卻是一點勇氣都沒有了。
他們聽見張軒的名字,就心驚肉跳。
不願意去長沙觸張軒的黴頭。李過不得已,四顧之下,也唯有章曠這邊還有一支明軍,他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,自然來投奔章曠,來了之後,才發現何騰蛟也在這裡。
心中不由的安定了不少,何騰蛟還是有些能力的,幾招散手之下,讓李過暫時聽命於何騰蛟。
於是乎何騰蛟就有了一支最重要的騎兵軍隊。
如果沒有這一支騎兵,何騰蛟是萬萬不敢這麼決絕的撤退。
“大人,我們真的不去長沙嗎?”章曠語氣之中帶著幾分猶豫,說道。
這是章曠最不能理解的,或者最不想理解的事情了,那就是何騰蛟在樟樹鎮撤軍,並沒有向長沙城撤退,而是撤向南方,撤向吉安府,如此一來,就將長沙城的側翼突出出來了。
豈不是陷長沙於絕境?這樣一來又置隆武於何地?
何騰蛟說道:“如今這局面,你也看過,長沙城岌岌可危,一旦長沙有失,這樟樹鎮就足以鎮守嗎?張賊,蓄謀已久,必有雷霆之擊。國朝大軍,或在四川,或亡於長沙城下了,剩下只有你我這一點兵馬,豈能虛擲。如今之計,當以保全兵力為上策。”
“可是陛下”章曠說道。他終於問出,他一直想問,卻不敢問的的問題。
何騰蛟一時間沉默了。他沉默了好一陣子,才說道:“我已經派人去面聖了,勸陛下南巡,國勢雖然堪憂,但尚有可為,還請陛下移駕廣州。”
何騰蛟對隆武的感情很複雜。
首先,他在面對隆武的時候,有一種優越感,當初在他一言之下,保全性命的小子,居然成為皇帝。又對他畢恭畢敬,他雖然覺得以這種帶有優越感的態度對待隆武是不對的。但卻控制不住自己。
他內心深處其實一直有一個念頭,那就是能匡扶天下之人,捨我其誰。絕非寄託於皇帝身上,在他心中,隆武如果如弘光一般,政歸愛卿,祭由寡人,未嘗不可。
這並非何騰蛟一個人思想,而是大明臣子一脈相承的想法。
他在權衡之中,也是做到了為大明著想,而並非為一己之私心。畢竟張軒的南征打到現在,幾乎進入收官階段了,誰都看得出,大明在湖南乃是江西一些府縣的控制權,已經不可能保住了。
見事不可為,何騰蛟要做的就是止損。
他正面對著張應元,如果轉向向長沙,前後夾擊之下,下場可想而至,到時候長沙再陷落,五嶺之北,大明再也沒有多是士卒,甚至張軒可以趁勢南下兩廣。倒是大明連最後一塊版圖也留不住。
他的決斷,再理智不過了。甚至在他看來,是大明如今唯一的出路。
但是隆武會怎麼想?
離開長沙去廣州?
何騰蛟恐怕隆武不會這樣做的。
人與人不同,崇禎畢竟是正牌皇帝。即便是從北京到南京,依舊有大批人擁護,但是隆武的帝位並不穩固,隆武也知道這一點,故而他登基以來,每每以恢復江山社稷,振興大明基業為題,天下人都視隆武為有為之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