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
羅玉龍一是揣摩不出鄭芝龍的意思。卻見這小太監有幾分欲言又止的姿態,羅玉龍於是問道:“有什麼不對嗎?”
小太監說道:“閩王殿下帶來不少箱子,似乎是銀子。”
羅玉龍一聽“銀子”兩字,心中頓時一動,暗道:“我卻是將這大財主給忘記了。”
如果現在大夏境內誰最有錢,根本不用說,就是鄭氏家族了。
鄭芝龍在投靠大夏之前,還有些糾結。但是投靠之後,立即嚐到甜頭了。羅玉龍這麼容易將鄭芝龍從地方調入京師,一來是,鄭芝龍看到大夏的前途,縱然並不能一統天下,但是割據一方,南北對峙還是可以的。
二來就是,鄭家的事業在一年之內得到了極大的發展。
在明朝的時候,鄭芝龍鄭家雖然名頭響亮,但也僅僅是在福建而已,甚至在福建,鄭家的名頭都不如很多大家族。鄭芝龍為什麼一心要讓鄭成功喜習文,考科舉?
正是鄭芝龍感受到了這種阻力。
而進入夏朝之後,雖然大夏現在還沒有一統天下。但是長江中下游精華地帶,都在大夏的掌握之中,對鄭家來是就已經足夠了。
之前鄭家,雖然持劍經商,但更多是二道販子,並不能直接接觸到原產地,但而今鄭芝龍貴為大夏閩王,是大夏金字塔最頂端的幾個人之一,只需一個張名帖下去。地方官就知道該怎麼辦?
如此一來,鄭家就直接打通了從原產地到遠洋的產業鏈,甚至鄭家船隊幫助羅汝才西征,也在一路上建立起自己的關係網路,將鄭氏的生意網路深入到長江流域。
雖然張軒當初在寧波設立海關,而今羅玉龍也準備在松江也建一關,收取賦稅。但是即便如此,鄭芝龍也賺翻了。
甚至鄭氏這一段時間,根本沒有經營福建的意思,連福建山裡的一些土匪流寇都不去剿滅,與當初大明統治一樣,只要不攻縣城,就當做沒有看見一樣。甚至福建與廣東交接一處,還一些地方被明軍所佔據了。
鄭氏的精力在什麼地方?
自然是賺錢了。
鄭氏藉助在大夏的權威,幾乎壟斷了全部對外貿易。凡是在大海之上航行的船隻,都必須是鄭氏的船隻,甚至大夏的沿海水師,都可以換個名字叫做鄭家水師。
而今的鄭氏之盛,已經到了歷史都沒有過的地步。或許在兵力上有所欠缺,但是在財力上,早已超
過了。
對於這樣的結果,鄭芝龍有什麼不滿意的?
有封王之爵,家中又富可敵國。鄭芝龍也沒有當皇帝的野心,故而他才會乖乖來南京,也容納樞密院之中的半架空。
羅玉龍聽鄭芝龍帶錢過來的時候,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了,讓羅玉嬌迴避,立即請鄭芝龍過來。
羅玉龍與鄭芝龍寒暄幾句,說道:“閩王所來何事?”
“臣聞國庫緊張。”鄭芝龍說道:“前線軍資缺乏,而臣家別的不多,就這些阿堵物為多,感激陛下對我鄭家的厚愛。臣願意捐助一百萬兩,以助軍資。”
羅玉龍聽了心中一動,暗道:“有這一百萬兩,湖南一戰,就能打下來了。”
或許有人覺得一百萬兩白銀很少,其實絕對不少了,張居正的為大明攢下家底,也不過是國庫有八百萬兩存銀而已。萬曆三大徵的軍費,也不過數百萬兩,也沒有上千萬兩之多。
不過,白銀整體趨勢是趨於貶值的。
即便如此,一百萬兩銀子,也足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