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
李過一出手,就全力以赴。
忠貞營精兵,以千餘人為一隊,猛地衝了過來。
一雙雙草鞋踩在地面之上,似乎南方溼潤的氣候,讓地面上有些泥濘,一踩一個腳印,而無數的腳印踩過來,讓地面更加泥濘了。
甚至偶爾還有幾個士卒倒地。倒地計程車卒幾乎沒有站起來的可能。
草鞋其實雙方大軍的標配。
大軍千里行軍,消耗最多的就是鞋。張軒即便想了不知道多少辦法,也補充不了軍隊的消耗。所以各部士卒的鞋子,草鞋依舊是標配。
當然了汝寧軍是張軒的眼睛珠子。在各種物資補給上都有傾斜。即便如此,士卒的鞋子,依然是布鞋,與草鞋夾雜。
衝過的忠貞營士卒倒影在鄧和的瞳孔之中。讓鄧和眼睛微微一縮。
李過挑選出來的闖營精銳,也是闖營最後的精華。一個悍勇無比,奮力向前。但是這樣的陣勢放在鄧和的眼睛之中,不過爾爾。
闖營與當初的明軍並沒有太多的變化。
刀盾手,長槍手,弓箭手互相配合,看似鬆散,但卻非常嚴密。
只是與汝寧軍相比,卻是差了很多很多。
汝寧軍從一開始都不是以勇武著稱的,在配合上,組織上,都要勝過闖營,而且如今汝寧軍更是將火器與他的陣勢融為一體。
忠貞營看上去氣勢洶洶的,但是在鄧和眼中不足為慮。甚至他在擔心有一件事情,他恐怕將忠貞營給打下去,反而完成不了,張軒要求後撤的要求。
鄧和說道:“傳令下去,分出一半火銃手後撤。將火炮都撤下去,兄弟們都準備好肉搏。”
鄧和一邊說道,一邊整理一下身體上的甲冑,將面甲放下來,呼吸的熱氣打在面甲之上,似乎連空氣都不變的炙熱起來。
這些從底層殺出來的將軍,都保持著身先士卒的習慣,那麼鄧和現在的位置,張軒早就已經有嚴令,不許鄧和出陣。但是鄧和已經準備好,隨時準備作戰。
鄧和的命令下面的人有一些不大理解,但是已經停留,大量的火銃手,收起火銃撤了回去。
只是這些火銃手都夾雜在陣勢中間,故而外人看不真切,只覺得汝寧營的陣勢有一點點騷動而已。
站在最前面的軍官,猛地抽刀向下一揮,立即一陣炒豆的響聲響了起來。密密麻麻的,噼裡啪啦的,幾乎所有人都能聽見前。
不知道從什麼地方
冒出來的白色硝煙,瞬間在夏軍與明軍之間,扯開一面紗布,彼此之間似乎也看並不真切了。
雖然汝寧軍最少撤下來一半的火銃,以及絕大多數火炮。但是僅僅是剩下的火銃也不是好惹的。
火器的威力,其實也是所有將領所公認的。明軍對火器簡直是有愛有恨。
愛是愛其威力,看明軍如何對待紅夷大炮的就知道了,恨是恨其做工。甚至一度分歧到,要火炮,不要火銃,要重炮,不要小炮。
他們唯恐這些小型火器,還沒有傷人,就先傷自己了。
而張質親自督造的火器,不敢說沒有一根炸膛。但是張質一手重賞,一手重罰,所督造出來的火器大多數還是可靠的。
即便沒有太多的革新,僅僅是可靠的,並不炸膛的火器,就足以讓軍隊信任了。即便是如此,汝寧軍就可以玩出很多花樣了。
一根根火銃穿過前排刀盾手,與長槍手的縫隙。幾乎是以人為牆,猛地打響。
如果不是火銃很可靠,前排士卒,也不會讓後面的幾乎貼著他們的身子開火。要是炸膛了怎麼辦?
所以這種火銃與冷兵器混編的陣型,在明軍之中,是萬萬不能的。
一般明軍都是將火銃兵單獨列陣,放在前面,打上一輪後,然後肉搏兵種上前。
只是明軍的排程問題,火器問題,等種種問題,最前面的火銃兵,很容易一打就崩,不要去想撤退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