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
馬鑾來得很快。
馬鑾雖然處於養病之中,但是岳陽城中很多事情,都是瞞不過馬鑾的。
千帆入洞庭的場景,自然也瞞不過。
馬鑾雖然在兵法之上,並不是很精通,但也能讀出其中不一樣的韻味。自然也顧不得小節了,匆匆忙忙來見李過。李過二話不說,立即說道:“張軒膽大包天,他準備直接進攻長沙。”
馬鑾一聽,縱然有心理準備了,但依舊為之一驚,說道:“李將軍,如今該怎麼辦?”
李過說道:“圍魏救趙。”
隨即李過詳細解釋了一下。
很簡單,雖然張軒是逆流而上的,但是大軍在水中的行進速度,要遠遠在陸地之上,而如今明軍雖然還有一些船隻,但是根本不成規模,無法與夏軍的水師相抗衡。
所以最好的辦法,就是北上。迫使張軒回援。
李過說道:“我準備向高將軍請兵,到時候兵分兩路,我軍猛攻武昌,高將軍進攻江陵,兩路齊發。想來張軒在長沙城下也是坐不住的。”這是李過思來想去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了。
雖然張軒繞過了岳陽城,但是後面還有臨湘何騰蛟所部,長沙還有數萬人馬,乃至長沙之東,還有章曠所部,乃至長沙以南,每一府也能抽出來一些兵力,少則千餘,多則數千。
所以,李過覺得長沙城只有死守,一兩個月之內是攻不下來的。如果隆武有高士衡的本事,如當初守開封的時候,堅持半年。張軒絕對沒有辦法在長沙城下維持半年的,特別是李過與高一功兩路北上的時候。
這是最有效的辦法。
很多時候,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,要能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。
李過之所以這樣做,其實心中也是對隆武還有一點信心。畢竟在李過眼中隆武還算是有為之君了。
馬鑾聽了,心中所想卻與李過不同。李過所想,是如果打勝仗。而馬鑾所想,固然有如何打勝仗的成分,但是卻也有其他想法,他首先想到的是,夏軍繞過岳陽南下,這個責任是誰承擔。
這個責任,馬鑾想推都推不掉。
而面對都城受到威脅,甚至陛下都被驚動了,這個時候,卻要反攻。而不是想救駕。豈不是罪上加罪了。
甚至馬鑾不吝嗇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摩李過的想法,暗道:“忠貞營這樣做未必是為了大明,是不是想自己擴大地盤?”因為兩路北上,動用的都是忠貞
營本部人馬,即便是打下一些地盤,也未必能說是朝廷的地盤了。、
他思來想去,覺得萬萬不能按照李過的想法去做。
馬鑾說道:“鄖陽侯,而今賊人驚動陛下。我看還是回援的好。”
李過說道:“馬大人,回援我們也趕不上了,除非擊破夏軍水師,不過”李過對此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了。
如果夏軍經營了三年的水師,那麼容易被擊敗,大夏也就不會在水師上最少投了幾十萬兩銀子了。事實證明,砸錢或許不能砸出戰鬥力,但是不砸錢是絕對沒有戰鬥力的。
馬鑾說道:“李將軍以為賊人一定會撤軍?”
“這”李過不知道如何說了。
這是他這個計劃唯一的漏洞了,兌子固然是一個戰術。但是夏軍的承受底線在什麼地方?李過揣測不出來,但是有一點李過卻是知道,那就是夏強明弱,在互相傷害之中,恐怕夏朝那邊能承受的更多一點。
但是不這樣做,又怎麼做?從陸地上撤退。
李過卻不敢,因為撤退是比進攻更難的事情。
如果李過大舉北上進軍,能不能勝利,李過不能保證。但是對軍隊的控制還是能夠保證的,但是如果大舉撤退,賊人只需派一兩萬偏師,就可能擊潰大軍。
這樣的教訓在與清軍的交戰之中,有太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