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
羅玉龍沒有察覺到劉文秀心中的陰霾,與劉文秀寒暄幾句,說道:“劉兄此來,所謂何事?”
劉文秀也不拽虛文,直接說道:“我大西在成都受到明軍三面圍攻,形式不妙,還請陛下念在往昔的交情之上,相助一臂之力。”
羅玉龍聽了之後,說道:“以張叔與先皇的交情,這些事情,本不該拒絕。”羅玉龍微微一頓,劉文秀頓時感受到不妙了。果然,羅玉龍接下來說道:“只是先皇新喪,於今國喪未除。大夏兵馬於襄陽一戰,折損太重,而今宜靜不宜動,所以派兵進川,卻是不能。”
劉文秀聽了羅玉龍的話,心中反而暗暗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我大西也不敢奢求如此。只求貴國能與我大西沿江互市。我朝願意高價求取糧食,火炮,兵器。”
劉文秀瞭解張獻忠,如果羅玉龍真得派了軍隊入川,恐怕張獻忠反而會不放心。
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。
張獻忠在四川的處境雖然不是多好,但是尚可維持局面。一旦夏軍進入川中,讓夏軍在川中佔據一個橋頭堡之後,四川天險就變得雙方共有了,將來夏軍西進估計也沒有什麼障礙了。
羅玉龍敢派兵,張獻忠估計也不敢要。
羅玉龍聽了之後,微微一笑,說道:“區區互市之事。何須我來談,劉兄派下面人去談就行了。”
羅玉龍此言,只是原則性上答應下來,至於細節問題,就需要專門談了。劉文秀大喜,說道:“多謝陛下。”
劉文秀見羅玉龍答應下來,心中也鬆了一口氣,羅玉龍又與劉文秀聊起川中形式,聽張獻忠又有川南諸將決戰之態,心中頓時來了興趣,說道:“張叔準備何時大展神威,大破官軍。”
劉文秀算了算說道:“在一兩月左右。”
一場大戰從發起到展開,再到決戰,一般情況下,都需要不少的時間的。
正如今樊一蘅剛剛接任三省督師,也在聯絡諸將,統一行動的時候。而張獻忠也在清理內奸,準備南下,雙方真正決戰之期大概在一兩個月之後。
羅玉龍記下了這個時間段。在他看來,南明殘破至此,決計無法在兩個方向發起反攻,也就是這個時間段,夏軍是可以做上些什麼的。羅玉龍說道:“朕記得了,到時候朕會派一支偏師南下,牽制官軍湖廣兵力。”
“多謝陛下盛情。”其實湖廣明軍與川南明軍在指
揮上有明顯的割裂之感。即便羅玉龍不派偏師,兩方也不可能互相支援,但是畢竟是羅玉龍的好意,他也不敢拂了。
羅玉龍與劉文秀確定大原則之後,劉文秀就再也沒有怎麼見過羅玉龍了。
而是與錢謙益的禮部下屬官員談起來了,這樣的藩國禮儀都是由禮部牽頭的,同時有戶部,兵部兩部下屬參與進去,因為劉文秀想要的東西,都是被這兩個部門管轄的。
說實在的張獻忠手中的銀子是不缺的。畢竟張獻忠接受了蜀王的家底,還抄了四川不少士紳的家,白銀是大把大把的有。
但是銀子如果不能換成物資,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。
四川在太平時節也算得上是糧食輸出地,一般情況之下,糧食足夠自己。但是川中亂了這麼長時間糧食減產。再加上張獻忠不能建立一個完善的稅收體系。很多糧食都收不上來。
只能帶刀上了。
不過一沾血,銀子是來得最快的,以至於後世張獻忠逃離成都的時候,就有一個非常有明的沉船寶藏,可見一斑。
所以,劉文秀早已得到囑咐了,他原因用高於市價幾倍的價格來採購這些東西,然後逆流而上,運往成都。如此一來,也是給大夏一大筆錢。這樣的情況,羅玉龍怎麼會不答應下來。
雙方的談判細節,自然不用多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