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
長沙城外的校場之中。隆武一身戎裝。帶著幾個隨從,輕車簡從來到此處。
還沒有來到營地之中,隆武帝就聽見號角之聲,一時間只覺得精神一震。
到了營門之處,周之藩與熊緯督帶著幾十名將校紛紛行禮道:“拜見陛下。”
“免禮,諸將甲冑在身,不用如此。”隆武翻身下馬說道:“讓朕看看,朕的親軍。”
在周之藩的帶領之下,將隆武帝引入營中。
這個軍營並不大,全軍不過三千人而已。但是這三千戰兵,卻是隆武這一段時間,左右騰挪才弄到手的。
從崇禎,到弘治,然後到隆武。
可以說是一個大明自然解體的過程。這個過程之中,並不論是滿清,還是農民軍不過是外力而已。
最根本原因是,洪武年間的制度,已經不適應於這個時代了。
太平年間還能維持。但是而今根本無法維持了。
朝廷無法調動地方人力物力。即便能夠調動其中消耗也非常嚴重。
而由崇禎到弘治,更是連人心也無法聚集了。
隆武接到的班子,其實是一個各方聯合的體系,隆武名為皇帝,其實不過是一個牌位而已。
其實,隆武還要感激清廷。
如果不是清廷南下,吸引了曹營北上,將曹營的兵力吸引到了襄陽,否則隆武自己還能不能長沙安坐,卻也是一個問題。
但是隆武本人,決計不願意為一個牌位。
當局勢稍稍安定之後,隆武一方面大規模提拔大臣,在朝中施加自己的影響力,另一方面又想辦法,自己掌握一支軍隊。
畢竟亂世之中沒有什麼比一支軍隊更讓人有安全感了。
不管願意不願意,馬士英與何騰蛟兩人聯合執政,已經不可動搖了。
隆武還要仰兩人鼻息。
不過,大明朝二百多年的恩澤尚在,兩人雖然跋扈,但都是士林出身,對隆武還是給幾分面子了。自然不會比鄭芝龍做的太過。
於是隆武帝才有了這三千侍衛親軍。
這三千侍衛親軍,被隆武分為左右兩衛,分別令周之藩,與熊緯督兩人執掌。 這兩人都是隆武帝的侍衛出身。要知道隆武帝當初在南陽的時候,也組織過團練。
而這兩人都是當年的老人,雖然團練不過是旋起旋滅,但是還有幾個老人以侍衛的身份跟隨隆武。
隆武坐在高臺之上,觀看侍衛親
軍的陣勢。
隆武並不通兵法,所見不過,旗幟招展,號角齊鳴,看上去很是壯觀。所謂之,如山如林,如火如荼。
“好。”隆武說道:“看賞。”
隨即有太監帶來銀子,分發下去。
銀子並不多,分到每一個士卒不過二兩而已。
不要看不多,但這已經是隆武帝曾皇后收刮出來的體己錢了。
朝廷從武昌一路敗退到長沙,幾乎所有積蓄都丟到了武昌,已經沿途了。
這些錢都花在襄陽之戰中了。
而到了長沙之後,又是重整軍務,又是支撐章曠與張應元兩人對峙。又是重建百官衙門。
等等,千頭萬緒,都是一個“錢”字。朝廷用度不足,草草算來,缺口最少在百萬兩之上,甚至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