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軒陷入沉思之中。
“這是為了談判?”張軒默默思量。
他敏感的感受到鄭芝龍這樣做並不是很單純。
這種以戰爭勝利想在談判之上佔據優勢的手段,張軒並不是很陌生。後事這樣的外交有太多了。
只是他一時間,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反制過來。
海權在鄭氏手中,鄭氏來去自如。張軒只能被動應對。如何奪回主動權?張軒實在想不出辦法。
“將軍。”曹宗瑜說道。
“曹兄來了。”張軒說道:“坐。”
曹宗瑜坐了下來,張軒說道:“象山港的情況就,你也知道了吧?”
曹宗瑜在張軒軍中的地位非常高,幾乎可以說是張軒的副手了。這些情況,都會向曹宗瑜通報的。
曹宗瑜說道:“聽說了。”
“是想讓我們讓步。”曹宗瑜說道。
“我與曹兄的想法一樣。”張軒說道:“只是現在當如何破局?”
“將軍過慮了。”曹宗瑜說道:“區區象山一敗根本算不了什麼?大不了不與鄭氏談便是了。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大勢在我,總能扭轉局面的。”
“可是,時不我待。”張軒說道:“闖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攻下京師,我們的時間不多了。”
大勢在曹營,這一點沒錯。
江南在手,哪怕鄭氏天天騷擾,但是曹營咬定牙關,憋一兩年可勁的造船。三年之內扭轉局面絕對沒有問題。
之所以要三年,是要考慮造船的速度。以及水手訓練問題。
但是張軒有三年的時間嗎?
沒有。
張軒與曹宗瑜私下之中,推演天下局勢,覺得天下還比較混沌的局面,在這兩三年之內,就會變得清晰起來。
到時候大明這個巨人,渾然倒地。
分割大明的屍體之後,或許有一方佔據絕對優勢,接下來,統一天下的收尾之戰。或者說形成幾方對峙的局面。
不管是那個局面,都不可能讓曹營在人力物力留在浙江。
“想要快到斬亂麻。”曹宗瑜說道:“只要一個辦法。”
張軒忽然打住曹宗瑜說道:“曹兄,不要說,我們都寫在紙上。”
曹宗瑜說道:“好。”
鄭廉端來筆墨紙硯,兩人寫好,交換開啟,張軒一看,曹宗瑜所寫的是:“入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