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 (2 / 2)

與此同時,張軒翻身上馬,說道:“出城吧。”

在張軒的命令之下,大隊人馬,分別從數個城門中出城。

首先出來的,是騎兵,然後在騎兵的護衛之下,大隊步卒,猶如涓涓細流,一點點彙集出一個個方陣出來。

張軒將楊繩祖叫過來,說道:“楊將軍你的任務尤其重要。”

“請國公放心,楊某縱然一死,也決計不會讓清軍衝上峴山的。”楊繩祖說道。

其實,清軍與夏軍對峙的地方,應該是偏北一點。並不在峴山與清軍大營之間。

之所以這樣,有兩個原因。

其一是,為了防止清軍大炮轟擊。、

如果太偏南了,就在清軍峴山上面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。大炮縱然準頭不太好,但是用來轟擊軍陣,還是一打一個準。就連張軒為了防炮,也不敢在身邊聚集超過二十人。

其二是,地理環境限制。

峴山是一個山脈,峴首峰並不是孤零零一座山,綿延很多座,雖然這群山規模不大,遠遠比不上太行,秦嶺這中綿延數百里的山脈。但是太靠近峴山一帶地方,地面都不是太平坦的。

坡度雖然不是太大,但是讓大軍作戰,卻不是什麼合適的地方。

一般來說,清軍想支援峴山物資,就要靠北一點。所以說大軍靠北作戰,清軍就無法大規模支援峴山物資。

至於派人上山,張軒從來不擔心。

因為限制峴山兵力的,從來是峴山上面的空間,而不是人數,如果峴山之上能囤積大軍,楊承祖當初就派上數萬大軍囤積。清軍哪裡有那麼容易攻下來。而物資必須走大路,不然運輸上去的太少了一點。

而峴山上山的大路,就兩條,還是直對襄陽城的兩條。

峴山之上之所以有兩條大路,還不是因為這裡是襄陽城外的踏青聖地。所以這兩條路自然正對著襄陽城。

故此夏軍出城之後,不需要太靠南,幾乎挨著城牆一列陣,清軍物資就過不去。

但那只是平時。

而如今張軒想要一舉拿下峴山,就不得不考慮兩者之間的聯絡了。

這一片不宜行軍的破地,就成為必爭之地了。

畢竟不宜行軍,不宜大隊人馬行進,都是相對而言的。峴山畢竟是小山,海拔不過五百米上下。有不是太險,相對高度更低一些。這樣的山,清軍想登山,硬生生開出一條路來,也不是太難的事情。

只是沒有需要而已。

故此,張軒就派人封鎖這一帶,為了行動迅速,派過去的只能是騎兵,因為反應快。而騎兵之中,張軒原本想派羅岱過去,但是最後落到楊承祖的身上,無他,羅岱的性子太讓人信不過了。

羅岱固然驍勇。

但是辦事不靠譜,也不是一日兩日了,恐怕他打著打著,就忘記自己的重任了。其中未必沒有給楊承祖賣好的意思。

楊繩祖被壓制的時間夠長了,而且楊承祖如今的位置雖然高,但是比起當初,其實地位也降低了很多,是時候對楊繩祖有些補償了,可以這樣說,今後數年之內,楊繩祖定然一飛沖天。

畢竟是曹營的老兄弟。

張軒給楊繩祖派這個任務,就是給楊繩祖立功的機會。

隆隆的炮聲,就好像是天邊的悶雷一樣,峴山之上的炮聲在一夜之後,變得密集起來。

而襄陽城牆,與襄陽南城的一些民房早已被轟得不成樣子了。這也是張軒睡不著覺的原因所在,在這種被動挨打的情況之下,襄陽城中計程車氣是維持不了多久的。

“傳令下去,攻山。”張軒反覆檢查過了,他能掌控的事情,都過了一遍,剩下的都是不能掌控的東西。

所謂,生死有命,成敗在天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