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父汗身邊只有他幾個兄弟的時候,父汗才給他們說明原因,道:“明朝地大物博,人口繁盛。我國欲攻明朝,就必須如伐大木一樣,剪其枝葉,然後斷其根本。不爭取一時一地的得失。”
“但是有一種人,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一定要剷除的。”
“就是敢與我軍野戰的將軍。”
“明軍的將領多是怯懦之輩,但是也有一些英雄在,彼之英雄,我之仇酋。如果這些不能斬盡殺絕,他們回去之後,被明皇重視,今後我們面對的都是這樣的軍隊。”
“所以,怯懦之輩,如祖大壽之流,逃走一千次,一萬次,也不足為懼,而如川軍,浙軍,一定要斬盡殺絕,一人不留。”
“你們聽清楚了嗎?”
“孩兒明白。”阿濟格與他們數名兄弟一起說道。
這個原則,也是後來清軍作戰的總原則,如果怯懦逃遁的將領,清軍不在乎,而是敢頑抗到底的將軍,一定要殺死,如滿桂,如趙率教,如盧象升。
而現在也是一樣。
八旗入關以來,打出的赫赫威名。也是一種武器。每一個士卒上陣之前,都聽說過,女真不滿萬,滿萬不可敵。
但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一個腦袋,兩個胳膊,兩條腿而已,一刀都能捅死。
哪裡有什麼無敵的人。
但是這種百戰百勝也對敵人建立起心理優勢。
所以,蒙古騎兵敗了,附從的漢軍敗了,阿濟格也不在意,但是八旗絕對不能敗。
否則太影響軍心士氣了。
從歷史上李定國兩厥名王所造成的影響,就可以看得出來。
阿濟格決計不允許八旗敗陣的。
立即出兵。
只是這邊一動,曹營騎兵殺出。雙方在這裡無名小山之北方殺成一團。
一時間雙方會戰的中心嚴重便宜,居然轉移到了東側,而不是最容易透過的新集一線。
曹營精騎從來不弱。
之前所有大戰,不過是草草收場而已。並不是曹營騎兵戰力弱,而是張軒不想損失太多。
此刻張軒一副想要吃掉這數千八旗兵的架勢,自然也拼盡全力了。
羅岱所部與楊繩祖所部,與蒙古騎兵廝殺在一起。
說實在的,
蒙古騎兵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了。騎射之道還是不錯,但是蒙古人因為在馬上,所用的都是一些軟弓,射程不遠,力道也弱。
肉搏之上,還不如曹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