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
崇禎十七年,永昌二年,順治元年已經走到了盡頭。
整個大地都逐步的走進寒冷的冬季。。
在南方還好一點,在三秦大地之上,更是天寒地凍,小冰河季的威力一展無餘。
而此刻洛川縣城之中,十幾萬大軍,將洛川小縣給填滿了。城外也有聯營數十里。
但是軍中計程車氣,卻不是太高的。
這裡是闖營最後的主力。
現在闖營的能戰之兵,一部分在這裡,由李自成,劉宗敏等人親自統率,還有一部分在北邊延安,由高一功鎮守。
洛川在關中平原北邊洛水谷道之中,也算是關中平原向北延伸地帶,距離延安已經不遠了。
現在的李自成進退兩難。
張軒隔離千里之外,說李自成猶豫狐疑,卻不知道,李自成本不是這樣,而是清軍詭異的節奏,讓李自成不得不如此。
在九月十月分左右,也就是張軒攻入饒州的時候,太原就已經陷落了,被姜鑲獻給了阿濟格。阿濟格早已從太原出發,進軍陝西,但是一路上似乎遇見了什麼問題,數百里路遲遲不到,高一功與阿濟格一直沒有接觸。
懷慶一戰敗局已定。
多鐸是一個相當狂傲,富有攻擊性的人,他雖然被調過來支援懷慶戰場,但是在懷慶戰場結束之後,並沒有休兵停戰,反而向潼關急速挺進,這就形成一個局面。
阿濟格在太原的時候,多鐸剛剛從北京出發支援懷慶。
但幾個月之後,阿濟格還在從太原往陝西的路上前進,多鐸就已經兵臨潼關了。
這是不是,阿濟格與多鐸兄弟兩人,一次不約而同的戰略合作,一時間誰也說不清楚。 但是這個局面之下,李自成覺得很是尷尬。他本想北上與阿濟格一戰,但是唯恐阿濟格有意拖延時間,遲遲不到。而多鐸已經到了潼關。
但是如果,回師潼關的話,必須留一部分病例鎮守北方,最少拖住阿濟格。
闖營大敗之後,實力本就不如清軍。
再分兵兩路,自然是處處都落於下風。
只是李自成在洛川停留的時間越長,他就越是缺少選擇的機會。到最後就是沒有別的選項了。
“陛下,請速下決心。”李信說道:“而今已經是生死關頭,片刻也猶豫不得了。”
這已經不是李信第一次來勸諫李自成了。
在洛川這一段時間,李信幾乎日日來勸說李自成。他勸了李自成集中兵力,全力對付兩路清軍其中一路,最好打一場殲滅戰。但是牛金星卻反對如此。
因為闖營從北京敗回西安,已經讓很多地方動搖,特別是山東,河南,山西,這些新定之地,已經有不少士紳造反了,雖然牛金星改弦易轍,放棄了拷餉政策,也將免稅三年的詔令吞進肚子裡了。
但是依舊挽回不了闖營在地方各地的大崩潰。
甚至還落個裡外不是人。士紳當闖營是賊人,而普通百姓,之前也是衝著免糧免賦的名聲投李自成。而今李自成自己食言而肥。更讓闖營在地面上的根基動搖。
而且更讓牛金星無法招架的是闖營的錢糧缺口。
闖營在北京倒是大撈一筆,有數千萬兩之多。
但是這些錢都被東虜奪去了。
而陝西附近,早已被闖營收颳了一遍,連拷餉政策都走了一著,地面之上,一時半會兒,是真刮不出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