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事容後再議。”馬士英說道。
河南山東,對武昌來說,有幾分鞭長莫及。
現在的弘光朝廷,與河南,山東並不接壤,兩地幾乎成為飛地了,再加上河南本就亂如牛毛,土寨並起,一時間馬士英不過是認其虛名而已,桑開以開封同知的名義遊蕩在歸德開封附近,聚眾數萬,馬士英也還能給他一頂,河南巡撫的官帽子而已,至於山東情況,也如此辦理。
左懋第決定立即北上,不過這一次,還是走水路,雖然長江水路越發危險,但是曹營還不能完全封鎖,總是有縫隙的。
這邊馬士英剛剛囑咐了左懋第。後面就有人來傳喚,卻是弘光召見馬士英。
弘光對馬士英非常倚重,他很有自知之明。故而凡是馬士英所請,一概准奏,一般情況不會問外面的事情,躲在後宮之後,醇酒美人,似乎忘記了今夕是何夕了。
其實這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。
弘光的這種做法,是馬士英當朝的權
力基礎,故而馬士英非但不勸阻,反而給弘光選了不少美人。
只是聽聞曹營大舉西進,兵力在四十萬之上,弘光在宮中也坐不住了。
當馬士英匆匆趕到的時候,就見弘光坐立不安,來回踱步。
“老臣拜見陛下。”馬士英行禮道。
弘光見了馬士英,立即上前幾步扶起馬士英說道:“馬先生請起。”
兩人落座,弘光身子前傾,眼巴巴的說道:“朕聽聞,曹賊四十萬人馬西進,卻不知道能不能守住?”
馬士英安慰他說道:“陛下請放心,左國公乃是天下名將,屢敗賊軍,有左國公在賊人無能為力。”
弘光遲疑了好一陣子,說道:“馬先生,你覺得遷都如何?”
馬士英大怒說道:“何人與殿下如此說,定當斬此人以謝天下。”
說實在的,武昌的戰略形態並不是太好的,襄陽在闖營手中,四川也在張獻忠手中。如果曹營又從東邊過來了,而北方,翻過大別山就是汝寧。但是戰略形態再不好,官軍所轄的地方,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了。
官軍所轄的大城市之中,也就南昌,廣州,能與武昌相比了,即便是長沙未必能比得上武昌,畢竟這個時代沒有湖南省,只有湖廣省,長沙不是省會,在政治上就低了一級。
其中南昌的戰略形態還不如武昌的,很快就是戰場了。
至於廣州,幾乎在最南方,安全倒是安全了。但是如果遷都廣州,豈不是對天下說,朝廷進取無望,一心苟且嗎?
這樣一來,因弘光新立,所聚集的軍心士氣恐怕一朝散盡了。
“沒有人跟朕說,是朕自己想的,是朕自己想的。”弘光說道,言語之中,不盡不實,馬士英一聽就知道有問題,但是他也不能逼問弘光,心中微微一嘆,說道:“請殿下放心,左國公大敗曹營之後,我等定然能回師南京,倒是遷回故都便是了。”
“如果”馬士英微微一頓,咬著牙說道:“如此大事有變,臣也能保得住陛下的安全,請陛下務必不能聽小人之言。徒徒折損陛下聲威。”
弘光一聽,眼睛一亮,他聽出了馬士英言下之意了,就是真到守不住武昌的那一天,他馬士英也會給弘光安排後路的,不用他擔心。
弘光大喜,說道:“朕將身家性命,都託付給馬先生了。”
“臣定不負陛下所託。”馬士英說道:“還請陛下放心,不 數日定有捷報。”
&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