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 (2 / 2)

這一次,張軒北上南京,吳之屏一行人也是隨行的。

張軒將王之仁的情況說了,說道:“還請吳先生,為我走一遭,勸降王總兵。”

吳之屏心中微微一嘆,他知道王之仁已經存了死心,這樣的人很難勸降,但是不敢違逆張軒之命,說道:“屬下遵命。”

吳之屏去了一趟,不過片刻就回來了,臉色難看之極,隨即告辭下去了。張軒從隨從的口中得知,王之仁見了吳之屏,吳之屏僅僅開口說了一兩句話,就被我王之仁搶過來話頭,好一頓猛噴,吳之屏的臉色都黑了。

張軒見狀,知道王之仁一時間也說服不來了,暗道:“罷罷罷,這事情先放一放再說吧。”

畢竟南京催促得急,張軒沒有時候花費在王之仁身上,而且張軒也打聽清楚王之仁的兵被鄭芝龍擊潰,手中早已沒有兵了,所以王之仁對張軒來說,利用價值也沒有那麼重要了。

吳之屏滿肚子氣回到家中,一肚子邪火不知道向誰發。在書房來回踱步,好一陣子,才請心中的怒氣消散了不少,他坐在椅子上,心中苦笑道:“我這一輩子,貳臣的名頭大概是去不掉的。”

“老爺,大公子來信。”有僕人說道。

吳之屏大喜說道:“快呈上來。”

吳之屏的長子吳爾壎是吳之屏的驕傲,也是他這一段時間最擔心的,他

回到紹興家中了,雖然紹興有一些物是人非,當年望族因為抵抗曹營兵馬,沒落了不少,但是吳家家人都還在,吳之屏就鬆了一口氣。

在亂世之中,能保全家小,就行了,哪裡還想其他。

唯獨長子吳爾壎在北京翰林院,最近北京失陷的訊息傳來,讓吳之屏心中百味夾雜,一方面,確定了自己選擇的正確,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兒子的安全。有什麼想起了,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。

兒行千里母擔憂,父親又何嘗不擔憂?

此刻見了家書,吳之屏滿臉的喜悅都能溢位了。

但是吳之屏開啟一看,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。

卻見書信在一個匣子之中裝著。吳之屏開啟匣子,首先看到的卻是一根指頭,應該是一根食指指頭,再將書信開啟一看,頓時有頭暈目眩之感。

這封書信是在李自成沒有攻陷北京之前寫的。是一封訣別信。

“國勢如此,恐兒不能盡孝於膝下。望父親大人,保重身體,將此指葬於祖墳之中,他日兒魂歸來兮,再報父親大人養育之恩”

此刻見了這一封書信,這一根指頭,頓時有一種感覺,他的驕傲,他從小當做家族希望的兒子,恐怕這個時候就已經沒了。天高路遠,戰亂相接,誰知道他會在何處成為一具屍體。

在他面前的只有這一根指頭而已。

吳之屏悄無聲息的淚流滿面,任眼淚一滴滴流下。為自己兒子而驕傲,又為自己的行為而悔恨。當初他教兒子的東西,兒子做到了,但是他卻沒有做到。縱然今後他榮華富貴加深,恐怕也不會心安了。

“爾壎,爾壎。”吳之屏輕聲說道。甚至不敢哭出聲來。內心之中未免有一分希望,希望兒子能回來。

一時間什麼尚書之位,什麼家國天下,頓時淡了。只剩下書房之中,十幾年前回音,似乎是吳爾壎小時候讀書的迴音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,唯乎義盡,所以仁至,讀聖賢書,所謂何事,而今而後,可以無悔。”

而此刻,書房之中,再無他人,吳之屏一個對著這封家書,問自己一句話:“而今而後,可以無悔嗎?”

可以無悔嗎?

整整一夜,吳之屏都將自己鎖在書房之中,第二日,他就病了,還命令家中封口,對與吳爾壎這一封家書,誰也不能說,就當從來沒有。連去南京的心思也就淡了,張軒數次延請,他都連連退卻。

但是有些事情,不是他想推辭就推辭的。

&n.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