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 (2 / 2)

“那就偏勞張先生了。”羅汝才說道。

“為殿下做事,是臣的本分。”張質畢恭畢敬的站在羅汝才身後。

“我這才叫你來,是有一件事情,和你商議一下。”羅汝才說道:“張軒已經派人來信,馬士英大軍從夏邑退卻。只是右軍與小袁營,兵馬疲憊,不敢再追,派人請教行止。你覺得讓張軒如何?帶隊與大軍匯合,還是另做偏師?”

張質聽聞張軒無恙,心中也暗暗鬆了一口氣。

與張軒共事時間長了,張質對張軒也生出一些感情來了,似乎將張質真正當成自己的族弟了。

張軒被困夏邑,張質不發一言,並不是說他不擔心張軒,不過覺得自己身在嫌疑之位,不敢亂說話而已。

雖然他覺得馬士英聽到曹營大軍東進的訊息,決計不會糾纏於夏邑之地。張軒定然會平安。

但是一時沒有確切訊息,他一時不能安心,此刻才算是安下心來,他沉吟一會兒說道:“我軍行軍速度並不算快,又是水陸並進。馬士英定然快速調集大軍南下阻擋我軍。所選的地方,定然是壽州無疑。”

“壽州?”羅汝才說道:“為什麼是壽州?”

張質說道:“淮水出河南之後,壽州我們軍遇到的第一個沿河府縣。而且壽州古成壽春,向來是淮西重地,故古人云:‘壽春,淮西之本源也。’無兩淮,則長江被兵,無壽春,則兩淮不足以守也。古來征戰,南北征戰,壽春都是首當其衝,且壽州州城也。國初編戶四十三里,儼然是淮西大府,勝過汝寧府。足以支撐大軍。且在壽州以北,有峽石山,此山夾淮而立,足稱險要,山中

舊有峽石城。分東西兩城,夾江而立,兩岸弓弩炮矢具下,足以封鎖河面。“

“想來,馬士英不是無腦之輩,定派人奪此地。據壽州,而守峽石,我們如果不想放棄夾河而進的戰略,就必須在此與之戰。”

張質話音未落,羅汝才大怒道:“何不早言,來人,讓羅岱來了。不,不用讓羅岱過來,立即派人傳令,讓羅岱星夜兼程,奪峽石城。”

“是。”立即有答應下來,從大船之上下來,換乘小船,去江山報信了。

對於兩淮地界,羅汝才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南直隸了。

但是之前,都是流竄,遇敵則走,也不走水路。對這些地理瞭解的比較少。

羅汝才這才說道:“剛剛怠慢了張先生,還請見諒。”

一會功夫,羅汝才也明白,張質所言一點不晚,畢竟此刻才剛剛進入鳳陽府地界,距離壽州還有數日行程,說的太早了,即便佔據峽石城,又能如何啊?未必能守得住啊。而且只有壽州知府不是傻子,聽聞警訊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守住峽石城吧。

“是臣疏漏了此處。”張質說道:“是臣的疏忽。”

“只是我想問先生的是,張軒當如何安排?”羅汝才說道。

張質說道:“水陸聯營有好處,也有壞處,我軍不諳水戰,如果不事先清理好兩岸,官軍放火燒船,我軍的輜重豈不是付之一炬。故而臣以為大軍東出,宜緩不宜急,即便能擊破壽州,到了鳳陽府,也須一場惡戰。故而此刻令張將軍有事有北方,牽制鳳陽兵力,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。”

羅汝才沉吟片刻。說道:“令張軒以右軍統領,將小袁營,楊繩祖,以及新投靠的程繼孔,全部納入張軒麾下。命他從北邊進攻中都鳳陽?”

張質說道:“以臣之見,路途遙遠,兩軍之間不可遙制,再許其便宜行事即可。”

“好。”羅汝才說道:“就按先生的意思來吧。”

張質按羅汝才的意思,寫了一封令旨。並按了吳王大印,隨即派快馬送到夏邑之中。

張質這一段時間都竭力的再做一件事情,就是將曹營給正規化,故而此時羅汝才的命令,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封書信了,必須由翰林學士草擬,羅汝才硃批,用印。發出去的才是正規的。

只是羅汝才身邊的讀書人太少了一些,張質不得不掛上一個加銜,也就是翰林學士。而且現在翰林學士只有張質一個。

這其實還是張質努力正規化的一部分。

&n.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