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幾乎從張鼐手中搶過書信,細細看了一遍,看著潼關黃河相對的景色,一時間只覺得煩躁之極,他強制壓下來這一股煩躁之意,對李信說道:“陳永福之事,就交給你了。”
李信這才長出一口氣,說道:“是。”
李自成對張鼐說道:“傳令下去,立即向西安進軍,我要過年之前,拿下整個西北。”
“是。”
羅汝才奪下南京之事,就好像是一個加速器,瞬間將李自成行軍速度推進了不知道多少。
訊息傳到北京之後,據說那一位痛哭失聲,再次入太廟齋戒請罪,並下罪己詔,只是不知道這一封罪己詔到底是第幾封了,還是第十幾封了。
這個訊息也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關外。
一道道手序過後,到了多爾袞的手中。
多爾袞看過之後,也僅僅是書案之上,寫下羅汝才三個字而已。
因為這個時候多爾袞是沒有精力多關注關內的事情。八月間,遼東發生了一件大事,那就是黃臺吉之死。
黃臺吉的暴斃,引起了八旗內
部的紛爭,雙方差一點刀兵相見。多爾袞作為其中的一方,深入捲入這一場政爭之中,獲得了最後的勝利,他扶立福臨登基。
不過,很多時候,皇位確立之後,並不代表這一場政治鬥爭的結束。
政治鬥爭一般都會隨著參與者的肉體死亡才算結束。福臨登基,只是說明雙方不過是暫時妥協而已,多爾袞這一段時間都一直在忙這個,確定自己的權力中心。
雖然名義上的皇帝是順治,但是實際上的皇帝卻是他多爾袞。
這也是兩個月過去了,如果在八月之間,這訊息傳來,多爾袞根本沒有時間多看一眼,現在也不過是將羅汝才記在心中,等有時間再來處置。
張獻忠雖然訊息並不是太靈通,但是此刻聽了羅汝才下了南京,也長嘆一聲,在自己房間之中大醉一場,第二日打起精神,開始執行入蜀戰略。
南京之事,好像是一塊石頭砸水裡,漣漪波及天下。
而張軒就是那一個被漣漪波及的那一位。
他先是得到大軍渡江的同時,也得到坐鎮江北的命令,他心中暗歎,自己江南自己去不了了。他估計下南京是輕而易舉的事情。心中有些怨言,但也沒有多少。
在張軒想來,只要羅汝才這吳王能在江南坐穩腳跟,將來最少一個南北朝的局面,張軒將來最少混個公侯之類。即便子孫不是世襲罔顧,但是他這一輩子,就坐穩了前三排了。
想來如果在後世,要多少努力,才能混進前三排。
如此還有什麼不滿意的。
心中那些非分之想,既然知道是非分之想,那就不要去想了。
只是張軒剛剛將精力放在整頓揚州,乃至長江以北的府縣的時候,他又接到一封與之前完全相反的命令,讓他速速入南京。
一時間兩道截然相反的命令,讓張軒有些犯迷糊,他也瞬間嗅到了味道,出事的味道,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,但是南京一定是有事情發生。
隨即張軒帶著剛剛到揚州的羅玉嬌,以及千餘親衛,命令曹宗瑜代自己坐鎮江北,從揚州上了船。一路從運河到南京,雖然沿岸還有很多州縣還不在曹營的管轄之中,但是這些府縣好像是聾子瞎子一樣,對張軒的出沒視而不見聽而不聞。
故而張軒一路順風順水到了南京。
不過,張軒到了南京碼頭之後,瞬間被南京所吸引,渾然忘卻心中所擔心的。
這就是六朝金粉之地。
: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