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軒一聽就知道,這是標準的縱橫家之言。他再想辦法勸說羅汝才南下的時候,很是研究過一段戰國策,好勸說羅汝才,此刻聽到這熟悉的話語,頗有興趣的說道:“願聞其詳。”
李昇說道:“我素聞將軍,乃讀書人出身。每日手不釋卷,所到一地必先收集書籍,不妄殺人,所過之處秋毫未犯,而今立營欲蜀崗之上,不犯揚州百姓分毫,實在是難能可貴。只可惜不知天下之形勢。”
“沒有想到我的名聲,都傳到江南了,真是慚愧。”張軒說道。張軒此刻才知道,自己立營的這一片高地,叫做蜀崗。
李昇還是嫩了一點,來張軒這邊賣弄口舌。張軒根本不接茬。李昇的思路微微一頓,隨即說道:“正因為將軍如此名聲,在下才為將軍可惜,李闖所過之處暴虐士紳,令人髮指。僅此一端,就知道李闖不能長久。不過,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。將軍有不世之才。朝廷又是在用人之際。只需改旗易幟,為朝廷所用,何愁沒有封侯之賞,到時候如我家,累世富貴相傳,豈不美哉。”
張軒微微一笑,說道:“你的縱橫術,還差太多了,回去練練吧,告訴史可法,開城投降,我保揚州一城安堵,如果負隅頑抗,就不要怪我辣手了。”
李昇深深看了張軒一眼,說道:“是。”
隨即什麼沒有說,居然轉
身就回去了。
張素見李昇走了,心中一頓,頓時說道:“大人,不對,此人走得太乾脆了。恐怕不是來勸降的,而是來窺探我營中虛實。”
張軒一聽,他心中的疑惑也解開了,他雖然沒有見過江南士子,但是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江南恐怕從來不少,那些能賣弄嘴皮子的人,而李昇氣質不錯,但是口舌之上,未免太過敷衍了一些。
張素所言大概是真的。
“要不要就降他截回來。”賀虎頭聽張素如此一說,立即說道。
“不必。”張軒說道:“讓他看上兩眼,又能如何?”
不過,李昇也替張軒下了決心,張軒暗道:“事不宜遲,不管怎麼做都必須速下決斷,拖延不得。”
“曹宗瑜。”張軒說道。
“末將在。”曹宗瑜說道。
張軒說道:“你的南陽營還能戰嗎?”
張軒問這一句話,可不是無的放矢。三日奔波好幾百裡之遠,步隊之中勞累非常,如果不是張軒果斷讓各部晚上夜宿民宅,省了紮營的功夫,否則只會更加勞累了。
馬隊是昨夜到的,而各營卻是天亮之後,才陸陸續續的到的。
這個時候,還能保持戰力,張軒估計也只有兩個營頭,一個是臨潁營,另一個就是曹宗瑜的老底子,南陽營了。張軒唯恐臨潁營有失,自然就派南陽營去了。
“末將的南陽營,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戰。”曹宗瑜斬釘截鐵的說道。
“好。”張軒說道:“曹將軍,就為我試一試這揚州城如何。”
曹宗瑜說道:“是。”
他答應一聲,隨即就要下去整頓兵馬。
張軒言語之中帶著幾分關切道:“小心一點,不要著急,只是試一試官軍如何,不要中了官軍的埋伏。”
曹宗瑜心中微暖,說道:“末將明白。”
別人說明白,張軒或許有些擔心,畢竟很多人嘴上說得明白,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明白。但是對於曹宗瑜,張軒卻是放心的,即便揚州城外真有埋伏,曹宗瑜也能殺個三進三出。
而且,斥候將官軍昨日的行蹤報給張軒之後,張軒只覺得心中的一個東西打碎了。雖然不敢小看史可法,但也不會高看他了。總要試一試才知道史可法的成色究竟如何。
隨著曹宗瑜的準備完成,南陽營出動,張軒所部正是開始進攻,揚州城這個大都市了。也是張軒在明代見過最大的城市,超過開封府。
: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