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軒大聲疾呼,曹宗瑜,鄧和,紛紛響應。
這個時候張軒的真正的班底顯現出來的,那就是張軒從南陽招收的少年。他們跟著張軒經過好幾戰,而且張軒有時候也給他們講解兵法,張軒對兵法也是不太懂,但是他所講大部分都是紀律。
此刻他們響應張軒的號召,不過一會功夫,張軒所部列陣,兩個方陣一前一後,看上去戒備森嚴。刀槍林立。
賀人龍到了,看了一眼張軒所部,說道:“哎吆,不錯,還有兩把刷子。不過”賀人龍一拉韁繩,帶著士卒從張軒陣勢一旁衝了過去。“我為什麼要打你?”
賀人龍看得分明,在張軒北邊早已亂成一團糟糕了。何必要與他計較,先將他放在這裡,他還能跑了不成。賀人龍所部也不全是騎兵,大隊人馬還在後面,到時候在慢慢的炮製不遲。
這裡雖然地勢已經有些起伏了,但畢竟不是山中,官道旁邊的地方,僅僅是不好走而已,而不是不能走。
賀人龍先對上的不是別人,正是黃旭一行人。
黃旭這些人徒有一腔血勇之氣,根本不能與張軒的部下相比,在張軒所部都已經列隊之後,他們才剛剛聚集起來。也沒有什麼佇列可言,一盤散沙,賀人龍的騎兵瞬間衝了過去。
一時間,好像趕羊一樣,將他們打散了。無數人都倒在騎兵的馬刀之上了。
大部分騎兵順道向北追擊過去了。
張軒所部被數百騎兵圍住了。
張軒無暇為黃旭他們擔心,他要為自己擔心。
張軒看到身後的水田,說道:“全部下水田。”
張軒第一個踏入齊膝深的水田之中,此刻稻穀剛剛收過,水田之中空蕩蕩的。只是水面下的汙泥,非常滑,不容易立足。
賀大明騎在馬上,暗道:“你以為這樣就,我就拿你們沒有辦法了嗎?”
賀大明是賀人龍的兒子。賀人龍將他留在這裡,來對付張軒。
賀大明一揮手說道:“用三眼火銃來對付他們。”
三眼火銃是明軍常用的火槍,有三根槍管可以擊發三次,打過之後,還可以調轉過來,當狼牙棒來用,砸人沒商量。邊軍最喜歡用。
賀大明一聲令下,騎在馬上的騎馬,掏出三眼火銃,點燃火繩。
“砰。砰,砰。”三眼火銃打了過來。
雙方相距不遠。正好在三眼火銃的射擊範圍之內,站在前面的刀盾手一排排倒地,單薄的盾牌根本擋不住火銃的威力。張軒所部的武器全部是他自己督造出來的,絕對沒有偷工減料。
比如這盾牌,是一塊硬木,外面還牛皮包裹了一層。並非張軒不想再加鐵板什麼的,而是如果這樣加工之後,盾牌就太過沉重了。
而且盾牌面積並不大,舉起來不過正好擋住胸腹之間,其他地方根本遮擋不住。
面對這個局面,張軒的部下都失去的控制,有人往後退卻,有人將手中的標槍投了出去。一時間居然也建功了。變得混亂起來。
因為賀大明並沒有看出來張軒的部下帶什麼遠端的兵器,比如說弓箭,比如說火銃。故而逼得很近,被一陣標槍雨砸下來,居然也死了不少人。
三眼火銃裝填困難,一陣火銃之後,有一個空檔的時間。張軒立即整隊,說道:“撤,撤。”
應山一帶丘陵地帶。地勢高低起伏,連稻田也沒有連成一片,或許說在古代,如現代這樣一望無際的稻田才是特殊現象,張軒所在這一片稻田就並不是太大,張軒想趟過這一片稻田,從別的地方,進入山中,這些騎馬的就拿他沒有什麼辦法了。
不過,張軒想得有一點太美了。
在泥濘的稻田之中,走路困難多了,本來被火銃一陣打得有些混亂的部從,在稻田之中,顯得更加混亂。
賀大明見這個情況,明顯的嗅到了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