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黃金屋線上免費看>靈異小說>明末求生記> 第三章 奪麥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章 奪麥 (1 / 2)

第三章 奪麥

自從崇禎年間,蝗旱相接,隨即兵災賊禍,民不聊生。

但是每年的情況,還是有所側重的,崇禎十三年側重於天災,而崇禎十四年十五年,卻多為人禍,當然這人禍不僅僅是指義軍,也是官軍,或者說活躍在河南地面上的種種武裝。

只是他們自己並不覺得。

崇禎十四年冬麥種植的並不多,也就是各府縣附近種植了一些。而開封附近大概是中原地帶最大一塊冬麥種植區了。不是因為河南天災到各地都無法種植,而僅僅開封能夠播種。

而是大明朝廷有能力維持並控制秩序的地方,也就僅僅開封城,這座省城附近這一點了。

出了開封城之外,十幾裡之外,就是一片荒蕪。

不過,即便如此,這一片數十里麥田,在這饑荒深重的年代,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種財富。

義軍縱然將歸德府洗劫一空,但是糧草並不是太充分的,而開封城更不要說了,往年大災,如果不得到這一季糧食的補充,不必圍城,城中就會餓死人。

所以,這一場奪麥之戰,是生死之戰。

袁時中與張軒站在高處,將方圓數里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。

奪麥之戰,分為兩部分。一部分是搶收。

義軍之中,青壯老弱齊齊上陣,一字排開,拼命的收麥。而且並不是從外圍向開封城收,而是直接在開封城下數里之處下手,將麥田從中間截斷。官軍自然不肯,派出人手去阻攔。

義軍之中也派出人手去阻攔。

雙方的人手就在麥田之中交手。

因為在麥田之中,所以大隊人馬什麼都派不上用場。都是以小隊廝殺為主。

大片大片的鮮血灑在麥子之上,而雙方前仆後繼,絲毫不斷。不捱餓的人永遠不知道,人為了一口糧食,可以做到什麼地步。

不過,官軍戰力還是比不過義軍。

官軍之中,也只有陳永福部可以稱為勁卒,而其他各部都是在李自成一攻開封之後,建立的類似民兵武裝。這些人血勇有之,經驗不足,還有一些臨陣招募其他官軍的遊卒散兵。這些人經驗有之,但氣血暨衰,甚至沒有勇氣了。

畢竟自從崇禎十四年來,義軍一個勝仗接著一個勝仗,而官軍自然是一個敗仗接著一個敗仗,有的軍隊甚至重新組建過一兩次,早已不復當初,這些殘兵敗將,能有多少拼死之意,可是難說的緊。

這一戰戰事分佈極廣,似乎遍佈整個開封城外所有麥田。但是廝殺卻細碎而慘烈。數萬大軍交鋒,很多時候真正交上手的,也就是陣前那些人而已,很多人都隨著大流進退。

不知道如何得勝,也不知道如何失敗。

而這種小隊廝殺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根本沒有逃走的餘地。

失敗者的下場只有一個,成為這片土地的肥料。

太陽東昇西落,一日過去了。殘酷的廝殺也告一段落了。

官軍被限制在城外一兩裡的距離之內,在這個距離之內,他們能獲得城頭火炮的支援,故而義軍不敢放肆,被火炮轟成兩段的人,表現出城頭火炮的震懾力。

一日廝殺,雙方傷亡不小,不過,官軍更支撐不住。

第二日,雙方就有了默契。

雙方士卒相持不戰。一旦某方先佔據某一塊麥田之後,對面就避開這塊麥田,除卻雙方都在拼命的搶收麥子之外,似乎也沒有什麼廝殺。

奪麥之戰,不過是前奏而已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