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局面
“本月闖賊下唐縣,正準備進攻隨州,督師大人。我們是不是前往隨州,救援隨州?”李本實小心翼翼的說道。
傅宗龍鬚發皆白,在詔獄的兩年,嚴重損害了傅宗龍的健康。
傅宗龍是一員宿將,也是一員老將,成名在天啟年間。當初瀋陽被韃子攻下來之後,傅宗龍就請纓督師遼東,但是沒有成行,後來水西安氏做亂,傅宗龍就參與平定,當時也很有威望。
不過,傅宗龍脾氣夠臭,說好聽的剛直,說不好聽的,那是又臭又硬。
在崇禎年間,幾次起復,都沒有當幾天官,就被罷官免職了。
比如最近一次當官,就是楊嗣昌保舉的,他保舉傅宗龍為四川總督。傅宗龍在四川兩年,高升為兵部尚書。按理說他應該承楊嗣昌的人情,但是傅宗龍卻不。
他彈劾同樣是為楊嗣昌保舉的熊文燦。認為熊文燦招撫張獻忠,羅汝才之事,決計不能成功的。讓楊嗣昌很是尷尬,不過當時楊嗣昌正得寵幸,略施小計,將讓傅宗龍觸怒了崇禎皇帝。而傅宗龍死不認錯的脾氣讓崇禎大發脾氣。
傅宗龍不認錯,那不意味著,錯的是崇禎。
崇禎怎麼肯認。崇禎一心想殺傅宗龍。但是有很多人求情,本來大家的處理結果,讓傅宗龍罷官回家,但是崇禎不願意,將傅宗龍下詔獄。
恍惚之中,兩年過去。
這兩年之中,天翻地覆。
張獻忠撫而後叛,楊嗣昌兵敗自殺,而崇禎又需要一員重臣帶代替楊嗣昌的位置,剿滅義軍。先推薦的丁啟睿,但是丁啟睿之不堪,簡直連外行人都能看得出來。崇禎只要重新找人。
崇禎翻遍夾帶,已經沒有多少人了。
這個時候兵部尚書陳新甲推薦傅宗龍。崇禎不得已而用之。重新委任為秦督。
傅宗龍一到西安立即調集秦兵,賀一龍部,然後調集川軍,自己徵召也舊部,已經各路兵丁,歸自己直屬,有萬餘人,而李本實就是傅宗龍的舊部之一。
在傅宗龍的督標之中很有地位。
“不。”傅宗龍搖了搖頭說道:“不去隨州。繞道襄陽,去承天府。我不要做楊嗣昌第二。”
李本實頓時明白是怎麼回事。
楊嗣昌是因為什麼而死的,就是失陷兩名藩王,而承天府是哪裡?就是現代的鐘祥,不過在明代這裡的地位相當特殊,就是因為嘉靖皇帝,嘉靖皇帝父親被封為興王,就被封在這裡,後來正德皇帝去世,無子。嘉靖皇帝從這裡到北京登基。
現在嘉靖皇帝父親,興獻王的陵墓還在承天府之中。
而崇禎皇帝就是嘉靖皇帝一脈傳下來的,興獻王的景陵可以說是崇禎皇帝的祖墳之一。當初張獻忠焚鳳陽皇陵的時候,雖然僅僅是衣冠冢,但是也有很多大臣吃不了兜著走。而楊嗣昌更是前車之鑑,失陷兩藩王,楊嗣昌只能自殺以報
故而承天府景陵出了什麼問題,傅宗龍說不得就淪為與楊嗣昌一樣的下場。
傅宗龍立即下令,本來追在李自成後面大軍,沒有跟李自成接戰就繞道襄陽,直奔承天府而去。